澳洲人為何對本國食品充滿信心?
在北京的一次聚會上第一次見到澳大利亞金考拉公司老總趙先生。記得吃飯的時候他對澳洲食品的質量讚不絕口。我當時的內心反應是:你們公司從事食品進出口生意,會不會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剛到澳洲第一天,趙總就請我們去海邊的魚市吃龍蝦。當然不僅僅有大龍蝦,還有基圍蝦、生蠔、三文魚等。很生猛的是,所有的東西都生吃。有人因此擔心把肚子吃壞了。聽了這話,趙總說:「如果在澳洲吃壞肚子,那你們就算是中大獎了,因為餐館要付給你們一筆可觀的賠償費」。
聽到有大獎在等著,所以我們一路上都特別留意食品的衛生和安全問題。這次給我們做導遊的是一個拿到了永久居留的廣東留學生。小夥子上車就大談民主、自由,讓車上這幫老博主們慚愧不已,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說得這麼直接過,即便有類似想法也只是遮遮掩掩表達而已。因此,我戲稱他為「悉尼民主哥」,後來多數博主認為,民主太敏感,還是叫「悉尼自由哥」為好。沒想到小夥子不怕事,竟然兩者都要,自稱為「悉尼自由民主哥」。他的觀點是,自由與民主兩者不可分離,沒有自由就沒有民主,沒有民主,個人自由就無法得到保證。 上帝啊,如此透徹的語言竟然來自一個年輕導遊之口。有人預言:如果這個導遊來中國開博,立馬就會讓我們這幫老博主們暗淡無光。
談到澳洲的食品,小導遊滿臉寫著自豪。他說:「我們在澳洲生活,沒有人對食品的安全性提出疑問,根本不可能有中國的農藥殘留、食品打蠟、三聚氰胺、蘇丹紅、生長素、福爾馬林等問題。澳洲的牛奶並不甜,味道很淡,但那是真牛奶。澳洲的水果不洗就直接吃,澳洲的蔬菜都可以生吃」。我們向澳洲知名人士何與懷博士、悉尼科技大學政治學教授馮崇義和悉尼大學訪問學者王海燕女士求證,也得到和導遊同樣的答案。
到了餐館,我們和老闆聊天。老闆說:「澳洲的食品安全檢查和懲罰措施都太嚴格了,根本不可能玩貓膩。一旦出問題就會傾家蕩產,本人還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經營餐館風險很大。如果在飯店吃飯後拉肚子,即使是客人自己身體的問題,在無法分清責任的情況下,餐館還是要賠償的。為此,餐館每年要繳納4000多澳元的衛生責任保險費,以防萬一」。
難道澳洲如此安全,連一次食品事故都沒有嗎?導遊想了想說,的確曾經有過一次事故:兩個中國遊客死在餐館裡。但警察到後發現,死因是吃了國內帶來的毒蘑菇。所以,現在澳洲的餐館都不讓客人帶吃的和喝的進去,以免出現安全問題。
在我們和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對話的時候,陸先生就對澳洲的食品安全充滿自豪。他說,澳洲有良好的食品安全防控體系,願意幫助中國解決食品衛生問題。但中國不能有選擇性地拿走,而應當全面引進。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食品變得安全、衛生。陸克文先生的話雖然委婉,但的確不無道理。中國自滿清洋務運動以來,只是從國外引進技術,而把技術之外的東西拒之門外,而且還美其名曰:學習國外的東西不應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要學會揚起,學會鑒別。這話貌似有道理,其實害了中國上百年。歐美國家的技術隨便引進,管理是有選擇性地學習,而技術和管理後面的文化、價值觀則全面排斥,生怕把五千年優秀的中華文化給污染了。其結果很可悲:舊洋務運動失敗了,新洋務運動也必將失敗,請拭目以待。其實,驚人的貧富差距已經說明新洋務運動已經失敗了,只是沒有人敢宣布而已。
有人認為,中國食品出現問題,是因為信仰缺失,沒有敬畏之心,於是什麼害人的事情都敢做。也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的素質問題或者是人性問題,現在急需提升中國人的素質,減少中國人人性中的醜陋面。這些看法有一定道理,但還不是根本問題。只需要提出幾個問題就豁然開朗:既然中國人信仰缺失,到底是誰在打壓宗教?是誰在教育我們「宗教是麻痺人精神的工具」?如果說中國人的素質差,怎麼六十多年了,其素質反而越來越差?
這些問題,需要有良知的政治家來回答。中國不能再等了,我們這一代人被毒害就算了,可有毒食品不能再伸向兒童。政治家必須知道,再不進行深層次的政治改革,食品安全問題將依然是個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