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兩種前途擺在中國前面(圖)
中國《財經》雜誌專訪了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他談及中國30年間經濟快速增長表象背後,是政府在經濟和政治領域改革遲滯,使社會矛盾幾乎到達臨界點。他認為當務之急是建立法治、推進民主和實行憲政。
9月2日,betway体育手机网
一期的中國《財經》封面文章為該雜誌對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的專訪,吳敬璉表示在目前中國半統制經濟、半市場經濟的雙重體制下,既得利益者強化當前出現的諸多社會問題:「事實上,當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醜惡現象,從根本上說是緣於經濟改革沒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嚴重滯後、行政權力變本加厲地壓制和干預民間正當經濟活動,造成廣泛尋租活動的結果。」
吳敬璉也指兩種可能前途擺在中國前面。一是沿完善市場經濟改革道路前行,走向法治市場經濟;另外是沿國家資本主義前行,走向權貴資本主義窮途。他認為當務之急應重啟改革議程,全面推進改革:建立健全競爭性市場體系;建立法治,推進民主,實行憲政。
他強調在建立法治方面,要在全體公民特別是各級官員中樹立法治觀念;建立符合公認的基本正義的法律體系;實現法官的獨立審判和公正執法。他也提出政府改革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確保公民的基本權利不受侵犯;公民對政府公務活動的知情權;政府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實現依法行政;完善基層選舉制度,逐步擴展民主;培育公民社會,提升社會的自組織能力等。
目前該文在各大中文網站上被廣泛轉載,網友認為此文超越經濟範疇,是對整個中國現狀包括政治現狀的透視和提出解決方案。網友「曉陽1619」認為吳敬璉切中中國時弊,把脈準確,讓人感受到一個老經濟學家憂國憂民情懷和體制內學者難得的真言。
「中國的改革涉及的是權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問題」
中國獨立學者、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秋風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認為吳敬璉提出的觀點是一個經濟學家面對當前中國經濟現狀的一個合理訴求,他也認為解決當前經濟矛盾的必經之路是進行政治改革。
秋風表示:「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某個時間段,因為涉及的利益的衝突不是特別嚴重,大概還有一些經濟體制改革,隨著所涉及的利益各方的衝突加大,可以說過去10年就沒有改革,不光是沒有政改,經濟體制改革也消失了,準確的說,在經濟領域,體制改革是倒退的。大家都看到,國家權力在大幅度擴張,民間私人資本遭遇很大困難,民間支配的領域縮小了,原來成長起來的民間力量對國家權力的依附性增加了,這其實也是政治領域的倒退。」
中共會否在未來啟動政治改革?
秋風也向德國之聲表示,現在很多體制內的知識份子將改革分成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可能是出於策略上的考慮,這次吳敬璉直指政改,切中要害。他也認為中國的改革從根本來說,涉及的全是權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問題,政治和經濟本來就分不開,經濟改革涉及的也是權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的再分配現象發生在經濟領域,所以很多人把它稱之為經濟改革,但實際上也就是政治改革。」
「中國是走向法治市場經濟還是權貴資本主義窮途」
早在今年7月中旬,紐約時報曾發表文章:"中國改革遭遇困局",吳敬璉將經濟社會矛盾的破解方案引至政治改革,提出法治,民主和憲政訴求,再次引發公眾政改呼聲,網友"曉仁悟"發表評語"在中國主要的矛盾是政治矛盾。是政治矛盾導致了經濟矛盾。由於政治獨裁和一黨制,法制就成了一句空話、笑話,社會公正就沒有基礎;貪官污吏就橫行無阻;老百姓的基本權利就得不到保護。"
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早前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認為中國如果不改革,將走向終極困境,即「五年看改,十年看埋」(五年為一屆政府任期——編者按),因此他認為下屆中共新領導人必須啟動改革,否則最終的命運可能就是被歷史淘汰。中國學者、《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楊繼繩早前也向德國之聲表示而中國只有進行改革,才能走出當前困境。
章立凡認為中國改革最大的障礙就是權貴資本。包括楊繼繩在內的很多學者都認為,中國改革阻力重重。吳敬璉指出的兩種中國前途:法治市場經濟或權貴資本主義窮途,哪一種會是中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