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老吉加多寶火拚透視中國商業環境

前幾天,我在電梯裡,看到一則廣藥「王老吉」的廣告。廣告詞是這樣寫的:紅罐王老吉從未改名,任何宣傳紅罐涼茶更名均為虛假信息。廣告措辭義正詞嚴、殺氣騰騰,一點不像品牌宣傳廣告,而像黑社會火拚的「戰書」。

與此同時,王老吉和加多寶在流通領域的火拚也接二連三。8月28日加多寶和廣藥王老吉蘇州工作人員發生衝突,王老吉一名員工被刀劃致重傷,直接毀容。此前的 8月15日,王老吉與加多寶員工南昌街頭群毆的視頻、圖片在網上廣泛流傳。視頻和圖片顯示,王老吉在南昌街頭搞促銷活動時,加多寶工作人員在現場派發加多 寶,雙方因此發生糾紛,分別有四名和三名員工受了輕傷。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加多寶和王老吉原來本是合作夥伴,2000年香港鴻道集團從王老吉商標所有方廣藥,租來「王老吉」的商標,租期10年,開始用「王老吉」商標銷售涼茶。 2002年,加多寶又簽署一份補充協議,將商標的租期延長至2013年。2003年,又簽署補充協議,延長至2020年。這一系列的商標租用和補充協議, 都是通過廣藥原老總李益民之手。廣藥和加多寶的合作,最終也因為李益民的落馬而分道揚鑣。2012年5月,廣藥收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仲裁書, 重新贏回「王老吉」商標。商標權塵埃落定,而涼茶市場火拚卻剛剛開始。

無論是王老吉,還是加多寶,都想在王老吉10年熱銷中,獲取最大利益。加多寶,利用雄厚的市場資金和廣告推廣經驗,迅速開展廣告轟炸,給消費者的印象是,「王老吉」涼茶口味和質量沒變,只是更名。王老吉市場反應滯後,在反過神來後,開始把傳播焦點定位於「王老吉才是正宗涼茶,其他的都是冒牌」。王老吉和加多寶之間的市場競爭的慘烈程度,像他們彼此使用的 「紅罐」一樣「鮮紅」。

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類似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合作很常見,最終都不歡而散,親家變冤家。當初,加多寶正是看重了「王老吉」的商標以及廣藥集團的品牌品牌價值,才通過搞定廣藥老總的方式,與廣藥進行合作。對於廣藥一方,因為體質僵化,「王老吉」 在他們手裡也是一張爛牌,不如讓有能力的人去玩,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去養,養大了再收回來。最終,雙方一拍即合,開展合作。誰知,一張爛牌交到加多寶手裡,變成好牌,成了中國最暢銷的飲料。廣藥這時候就開始盤算把自己的孩子領回來,變成自己的「搖錢樹」了,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商標之爭」。

加多寶和王老吉之爭,折射出中國目前商業領域契約精神的缺失,商業競爭完全沒有底線。改革開放三十年了,市場看似開放了,但市場經濟還是在管制的前提下,企業家在市場中也是弱勢群體,只是依附於權貴而存在賺錢的機器。在這樣的環境中,行業協會只是個擺設,也就別奢望企業家集體去建立市場競爭的規則了。目前中國的商業的環境,還是一片叢林,要想從市場中拚殺出來,只能拼誰更狠、誰的下線更低,中國的商業環境目前還是「血淋淋」的。加多寶和王老吉商標之爭中,可以看出官員的」威力無邊「。

李益民一個人,就可以決定一個千億級商標的歸屬,同時也能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加多寶為了利益最大化,只能去不停的去賄賂他,通過他來獲取最大的利益。但是,加多寶的利益也隨著李的官場沉浮而漂浮不定。在沒有契約社會中,搞定官員是一種捷徑,但也是不持久和靠不住的。

在這場紛爭中,衝突流血的雙方員工,是最悲慘的受害者。他們在刀光劍影中奮力拚殺,可能只是為了一份很微薄的工資。引發的根源是什麼?大家不言自明。

這兩天,360和百度因為搜索的事情打得不可開交,新京報評論希望」3B」要守住底線。但在沒有的契約的商業社會中,底線又在哪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張俊良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