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筆下的秋蟬
在陝西乾陵遊覽時,曾被章懷太子墓室壁畫《觀鳥捕蟬圖》深深吸引。對著那雙髻宮女輕盈捕秋蟬的情景,不禁疑惑紛生:秋蟬入畫,並不多見,畫家為什麼要畫宮女捕秋蟬?一時找不到答案,卻想到初唐詩人駱賓王的那首《在獄詠蟬》詩:「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詩人因事遭誣下獄,觸景生情,借物詠懷,用秋蟬的高潔比喻自己的清白。詩中的秋蟬是一個高潔蒙冤而又企求辯白的形象。那能否從駱賓王詠蟬的深意來推論宮女捕蟬的意蘊?似乎又過於武斷。翻檢相關資料,倒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蟬入詩賦,古已有之。《詩經》、《楚辭》中都有對蟬的描寫,但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形象,到東漢時才出現。漢末蔡邕和三國曹植都寫過《蟬賦》。南北朝時的張正見、江總、沈約以及隋朝的盧思道等都有詠蟬詩。古人認為,蟬「飲露而不食」是高潔的表現,因此漢代人常把蟬的形象作為貴冠上的裝飾,以此表示「居高食潔」;還因蟬鳴而秋至,所以聞蟬又產生悲秋之感。漢魏兩晉南北朝的詩人詠蟬,大多沒有超出這兩個範圍。
唐代詠蟬詩數量多 主調是頌揚秋蟬的高潔
唐人詠蟬,情況相對複雜。唐代的詠蟬詩數量多,《全唐詩》共錄詠蟬詩60餘首;且風韻各異,蟬的藝術形象前後有很大不同。初唐詩人詠蟬,直承前人傳統,主調是頌揚蟬的高潔。即使像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也還具有一種要求鳴響、希冀奮飛的精神。初唐詩人的筆下,蟬是清高、自重、風雅的象徵。虞世南和他的《蟬》詩,算是突出代表:「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人說,只要立身高潔,不需憑藉任何力量,自能聲名遠播。這裡的蟬,象徵才高自負的要人。
中唐時期,由於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蟬聲牽動人們的愁腸,詠蟬的主調也由高潔變為悲涼。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答白刑部聞新蟬》詩云:「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淒涼耳,如聞斷續弦。」就是悲涼情緒的表現。中唐詩人詠蟬極多,有的思鄉,有的懷友,有的嘆人生匆匆,有的則婉轉表達了憂國之情。
有趣的是晚唐的詠蟬諷刺詩。蟬由原來高潔的象徵變為污濁的典型。這大概是因為唐末社會腐敗不堪,人們對達官貴人所標榜的高潔有了一種新的認識。詩人羅隠屢舉不第,對官場的昏聵污濁有切身體會,作品對現實也多諷刺和揭露。他筆下的蟬,是「天地工夫一不遺,與君聲調借君緌。風棲露飽今如此,應忘當年滓濁時。」(羅隠《蟬》)的趨炎附勢小人。
藝術反映時代。即使小小一隻蟬的形象,在藝術作品中的發展變化,也是如此。由此想到,章懷太子墓室壁畫誕生在唐中宗時期,那麼雙髻宮女捕蟬恐怕既不是表達蕭條的末世之音,也不會訴說徹骨的悲涼之意,可能是描述禁錮深宮後院的少女的冰清玉潔和淡淡秋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