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與張良孔明齊名的三不朽偉人(圖)

 2013-02-16 14: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秦漢以來,滿腹經綸,且能學以致用者,有漢之留侯張良、蜀之丞相諸葛亮、明之誠意伯劉基諸人。他們是中國傳統知識份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型代表。其中,劉基被世人稱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偉人。劉基在中國歷史上所具有的廣泛影響,主要在於他以自己的學識智慧輔佐朱元璋翦除群雄、肇建明朝和推翻元朝的傑出表現。

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縣(今浙江文成縣)南田鎮武陽村人。其學問涉及程朱理學、諸子百家、天文、兵法等諸多領域,為人剛毅,慷慨任事,注重大節。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年),23歲的劉基科舉中第。其時元末的吏治已病入膏肓,作為新進之人,懷抱治世安民理想的劉基不願迎合行將傾圮的官場,同流合污,蠅營狗苟。只要他認定於國於民有利的事,就會盡力而為,不怕官場的險惡,不計個人的私利,認真踐行儒家「忠君愛民」的政治理念。在高安任縣丞時,劉基體察民情,關愛百性,謝絕宴請,對官府的苛政深惡痛絕,對國家的命運深感憂慮。其詩言:「安得廉循吏,與國共欣戚。清心罷苞苴,養民瘳國脈。」(《誠意伯文集》卷13)儘管被百姓頌為「劉青天」,然而面對官場的爾虞我詐和既得利益者私慾的極度膨脹,耿直的劉基難以施展抱負,在極度失望之際,毅然決然辭官回家。

劉基在元朝官場上的遭遇表面上看是他個人的不幸,實際上是元朝行將瓦解的集中反映。此時的劉基就像楚國的屈原,空有報國之志,而無報國之門,但他並不像屈原那樣絕望地投江自殺,而是期待明主的出現。換言之,他在元末官場中的三進三出,對他個人來說是一場特殊的經歷,對豐富人生和磨練意志具有積極的作用。劉基沒有選擇自盡,也沒有選擇隱逸,而是渴望以自己的智慧通過行政來實現濟世安民的遠大志向。元朝主昏臣庸,不識人才,最終將劉基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使其選擇了元末群雄中的朱元璋。

選擇輔佐朱元璋,是劉基人生的重大轉機。入仕元朝,是劉基當時唯一的出路,而輔佐朱元璋,則是劉基善於選擇的集中表現。朱元璋後來對劉基這一選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對劉基之孫說:「朕曩與群雄並驅數年之間,異聲教而擅征伐者不可勝數,孰辨真偽?爾祖誠意伯劉基乃括蒼之士,居勍敵之陲,密爾山寨,一聞朕命,乃間道兼程,星馳來歸。」(《明太祖實錄》卷208)朱元璋之所以能夠消滅群雄和推翻元朝,就是擁有了像劉基這樣一大批當時的傑出人才。當劉基與章溢、葉琛、宋濂四人到應天(今南京)面見朱元璋時,朱元璋欣然說道:「我為天下屈四先生。」(《明史》卷128)在設宴款待劉基等人時,朱元璋以桌上的竹筷讓劉基賦詩,劉基應聲道:「一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朱元璋雙目顰蹙,認為秀才氣味太濃。劉基接著吟道:「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張良一借間。」(《堯山堂外紀》卷78)劉基後兩句立意深邃,自比張良,表達了其輔佐朱元璋成就帝業的鴻鵠之志。朱元璋聽後大有相見恨晚之意。當朱元璋詢問良策時,劉基便呈「時務十八策」,朱元璋大喜,「筑禮賢館以處基等,寵禮甚至。」(《明史》卷128)

朱元璋曾就劉基等人的才能詢問飽學之士陶安,陶安答道:「臣謀略不及劉基,學問不及宋濂,治民之才不如章溢、葉琛。」(《明太祖實錄》卷35)劉基的才智和忠誠贏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史載:「上察其誠,任以心膂,基以自謂不世遇,知無不言,言無不用。急難之時,計畫立就,外人莫能察,累贊成大功。」(《明太祖實錄》卷99)舉凡朱元璋擺脫韓林兒、謀滅陳友諒、計俘張士誠、策劃南征北伐等重大戰略決策,劉基都起了關鍵性作用。所謂「讚畫帷幄之奇謀,恢復中原之大計,往往屬之劉基,故在軍有子房之稱,剖符亂孔明之喻。推其登基之功,基實為多。」(《明世宗實錄》卷127)在中國古代社會,把天象和人事結合起來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個顯著特點。而劉基的學識能力在當時能夠適應朱元璋的這一要求,比如在討伐陳友諒的時機問題上,劉基曾對朱元璋說:「昨觀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後,此師勝之兆,願主公順天應人,早行吊伐。」朱元璋也說:「吾亦夜觀天象,正如爾言。」(《明太祖實錄》卷9)以相互理解的天象為媒介,往往能使劉基與朱元璋更好地溝通思想,相互默契。人們之所以稱頌劉基「功媲留侯」、「才侔諸葛」,就是因為他能從實際出發,出謀劃策,幫助朱元璋渡過了一個個險關,並取得了一次次勝利。

明朝建立以後,在朱元璋的大力支持下,劉基卜地營建新宮,清理獄囚,制定律令,詳定曆法,參與制定天子及文武官的朝服公服,完善科舉制度,奏立軍衛法,建議減輕民眾負擔等立法創製之大事。同時,在禮賢館與劉基、宋濂等人經常談經論史、討論天文,也大大提高了這位布衣皇帝的學識,使得凡「詔誥天下,皆出御製。」(《明世宗實錄》卷20)史家論道:劉基「以儒者有用之學,輔翊治平」(《明史》卷128),所言非虛。

然而明初的官場依舊險惡,無論擔任元朝的地方官,還是明朝的京官,劉基耿直的秉性並未改變,加上當時淮西集團與浙東集團兩大勢力的矛盾衝突,使他處境日艱。從朱元璋向劉基徵求宰相人選的對話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朱元璋曾想以楊憲為相,但劉基力言其不可重用,說楊憲「有相才無相器」。朱元璋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說此人「褊淺殆甚於憲」(《明史》卷128)。接著又問胡惟庸,劉基答道:「此小犢,將僨轅而破犁矣。」(《七修類稿》卷18)朱元璋又追問:「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劉基則說:「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明史》卷128)但朱元璋沒有聽取劉基之言,先後任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為相,結果如劉基所言,個個不堪相職,任用後不久皆受懲處。而劉基則因據實品評而招致胡惟庸等人的嫉恨,故世傳胡惟庸毒死了劉基。實際上,胡惟庸等人排斥、憎恨劉基是實,但由此推論其毒殺劉基,未免牽強。明初功臣大都死於非命,而劉基在極其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有驚無險,能夠全身而退,在故里壽終正寢,亦是他的過人之處。且日後盛譽漸隆,配享太廟,享有明朝開國文臣第一的殊榮,誠如蔡元培先生給劉基廟所撰楹聯所言:

時勢造英雄,帷幄奇謀,功冠有明一代;
廟堂馨俎豆,枌榆故里,群瞻遺像千秋。

来源:光明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