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籃到墳墓的中國式官員福利

據betway体育手机网 一期《小康》雜誌報導:廣州擬投資6.2億元開建規劃用地達1300畝的福山革命公墓,據稱只有「黨員幹部」才能入駐,消息傳出引發市民高度關注。耗巨資建「革命公墓」,到底是為民服務還是為官服務?廣州市民政局因此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一回,由公墓而引發的爭議,不是因為墓地價格太高,「死不起」,而是因為更加悲慘的「死無葬身之地」。

福山革命公墓墓穴購買者或骨灰存放者的身份必須是革命烈士、國家幹部、軍人等「七種人」,入駐資格與墓穴資源行將枯竭的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完全一樣。不要說普通市民,就連因建公墓而被征地的村民,死後都不能葬在這塊祖祖輩輩勞作的土地上。 

花納稅人的錢為特定階層修建超大型公墓,還美其名曰「重點民生項目」,首先繞不開的一個追問就是「師出何名」。也許「革命公墓」4個字可以拿出來說事——美國也有政府出資興建的國家公墓,類似於我們的烈士陵園,主要埋葬戰爭中為國捐軀者、現役死亡的軍人以及在崗殉職的公職人員。

沒有人會反對動用稅金給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修建陵園,然而這個福山革命公墓「革命」在哪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範海泉教授的一席話可謂一針見血:「現在哪還有多少真正的老革命?為了革命戰爭而做出貢獻的革命先輩大多已經作古。他們所謂的‘革命’就是政府官員嘛,革命就等於當官,不當官就不是革命。」

我們經常羨慕一些北歐國家的高福利,那裡的公民人人享有從搖籃到墳墓的優厚社會保障,無需為生老病死擔憂,無需為上學、看病、買房、養老攢錢,不像初級階段的中國,很多人生為房奴,死為墓奴。殊不知,在我們的社會,也存在一個從搖籃到墳墓都在享受高福利的群體——論吃,有特供食品;論住,有遠低於市場價的福利房;生病了,有全額報銷的公費醫療;退休後,有遠高於企業標準的養老金;子女教育,有政府財政支撐的質優價廉的機關幼兒園……所謂「革命公墓」,不過是這種中國式官員福利的延伸——從現世延伸到了陰間。

不必說什麼「先天下之憂而憂」,也不必說人民公僕應該吃苦在前、享樂在後,政府投資興建的公墓應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殯葬服務,這在現代社會是個基本常識。動用數億元公共財政資金建超大型「官墓」,固然可以用官本位思想陰魂不散來解釋,但歸根到底還是權力不受約束所致。這再次印證了孟德斯鳩的名言:「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此為萬古不易之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而比一個超大型「官墓」即將橫空出世更加令人擔擾的是,從福山革命公墓這個項目啟動至今,我們看不到權力的邊界在哪裡。早在2011年8月廣州市民政局召開的項目設計及施工專家論證會上,廣東社會學學會會長範英就提出應將此事交由廣州市民公開討論,但卻未能得到民政部門的任何回覆。今年初,範英再次以信件的形式向廣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重申了此看法,同樣石沉大海。民意在一個耗資數億元的「重點民生項目」中嚴重缺席,或者說為權力所不屑一顧,這絕非正常。

「活著的時候多佔房子,死了還要多佔墳墓」——這是廣州市民對福山革命公墓的憤怒評價。此事經媒體曝光後,「革命公墓」的走向有兩個:要麼任由其繼續成為撕裂官民互信的墳場,要麼將其打造為埋葬官員特權的墓地。何去何從,選擇或許有些艱難,但正確的方向不難找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姚文暉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