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動性增長動力已嚴重缺失

匯豐製造業經理人指數(PMI)再次跌破50榮枯線,達到49.6。這明顯反應了中國經濟下行風險還在加大,尤其匯豐PMI所反應的情況絕大多數是民營中小企業的運行狀況,所以它的下跌更加讓人擔憂。

因為,它反應了中國主動性增長動力的強度,如果民營資本的投資、訂單情況不好,就說明中國主動性增長動力正在進一步虛弱。

可以用政府投資補足民間投資缺失嗎?過去還可以,但現在的難度已經大大增加。原因是:

第一,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需要大量貸款,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是否還有進一步擴張的潛力?

第二,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是否存在過剩的問題?如果是,項目的收益就值得質疑,從而償債能力就值得質疑;

第三,政府加大投資,在當前緊平衡的貨幣政策壓制下,勢必再度出現政府項目擠佔民間信貸資源的情況,以致主動性經濟增長更加虛弱。

鑒於上述,中央現在的選擇更加艱難,總理恐怕也不敢輕易拍板「加大政府投資」。這就是中國經濟一直在惡性循環當中的重要體現,也是必然結果。

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倚重凱恩斯主義,用財政投資托住經濟跌勢;金融危機趨緩,我們又同時倚重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緊縮貨幣政策,結果貨幣主義廢掉了中國財政投資的作用。

更嚴重的是,積極財政政策剛性佔用大量生產資源,而使得民間資本使用成本大幅提高,大大壓縮了民間資本的生存空間。高利貸、民間資本逃逸、中小企業不務正業等等問題,其實都與此密切相關。

我們說,過去的資產組合有錯誤。但嚴重的錯誤在於中國央行把穩健貨幣政策執行成緊縮貨幣政策。這個政策,一方面逼迫人民幣大幅升值,惡化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環境;一方面引發國進民退,惡化民間資本的生存環境。

到目前為止,中國央行並未放棄緊縮貨幣的政策。所謂「緊平衡」,就是「緊」為前提之下的平衡,貨幣市場利率動輒大幅攀升就是證據。

在此前提下,人民幣升值再度變成「慢刀子割肉」的單邊走勢,大大降低了國際投資資本風險,而不斷積累國內民間投資的風險;國內貸款利率、尤其是民間貸款利率高位運行,以致中國主動性經濟增長動力不斷弱化。

現在的貨幣還緊嗎?毫無疑問,緊。為什麼做出這樣的判斷?我們都知道,今年的M2增速控制目標為13%,但其中只是考慮到GDP增長率7.5%,CPI控制在3.5%和價格改革、市場化改革所涉及的2%的貨幣用途。

M2=GDP增速+CPI增速+2%至3%──這個M2計算公式已經是一個太古老的公式了。

用這樣的公式計算M2增速,且不說公式本身存在嚴重缺陷,就是沒有缺陷,實際也等於是在用「封閉條件下的貨幣條件」計算「開放條件下的貨幣條件」。

這簡直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它錯在:至少沒有考慮人民幣國際化所需要的人民幣供給,沒有考慮到「熱錢」大量流入對企業流動性的嚴重影響。如果不考慮這些方向的貨幣需求,那現在的貨幣條件是否偏緊?當然。

必須意識到,開放環境下的貨幣條件與封閉環境下的貨幣條件全然不同。而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貨幣知識通常是封閉環境下的政策選擇,但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是開放環境,開放環境之下,中國作為非儲備貨幣發行國,其貨幣政策受到國際條件的嚴重干擾,稍有不慎,就會誤國誤民。

很遺憾。中國現在犯的一個重大錯誤在於:開放條件下採用封閉環境下的貨幣政策。結果已經看到了,匯豐PMI就是表象。政府投入多一點就向上,少一點立即回落,說明中國主動性增長動力已經嚴重缺失。恐怕要有新辦法才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鈕文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