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03日訊】今年有許多機會到南部出差,每次訂定開會時間,夥伴總是貼心的安排兩天,以便充裕的交換意見,卻每每被我否決:「一天就夠啦!我們想法接近,不需耗那麼久。」每次也如預期順利,晚上就可以北返。
這天開完會,夥伴載我到高鐵搭車。他問道:「老師,你是急性子嗎?北部的人是不是都這個樣子?每次北上,一下高鐵,就看到人人行色匆匆,拚命往前衝,教人心裏跟著焦急起來。」
「我是急性子?」一向自認是慢條斯理的人,忽然被問起,認真的思索起來。走在街上,心裏總忍不住碎念:「前面的人,請加快腳步,你擋住路啦!」就算遇到老人家,還是會搶個空隙超前。一時之間,我無法反駁,只好認了。
坐在高鐵上,看著窗外風景飛逝,我不禁想:「繁忙的都市生活,會不會給現代人的腦子帶來衝擊?」
大都會居民 焦慮多
2010年,卡地夫大學讚未(Stanley Zammit)的研究團隊,追蹤二十萬名瑞典的精神病患,發現城市生活與他們的情緒變化有密切關係。這是一項影響深遠的發現。
德國中央曼海姆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精神病理學家邁耶.林登堡(Andreas Meyer-Lindenberg)想進一步找出,「忙碌的城市生活和人們情緒穩定度有直接關連」的證據。因此,2011年,他與研究團隊運用磁振造影,觀察居住在城市、鄉野的人的腦內變化。
有32個來自大城市、小城鎮和鄉野地區的大學生自願參與實驗。過程中,研究員故意給正在從事益智遊戲的人,許多負面且不正確的資訊。例如:讓他誤以為自己的表現吊車尾,並給予嚴苛、負面的指責。這時,研究員不僅偵測到他們的心跳加快,血壓和壓力荷爾蒙都上升。在實驗後,受測者也證實當時覺得壓力沈重。
如研究員預期,「壓力」活化了腦內許多區塊,尤其是腦內調節情緒、主宰動物生存本能——決定面對或逃走的杏仁體。但令研究員驚訝的是:杏仁體活化的程度,與受測者居住的地區有緊密關連;杏仁體愈強烈活化的人們,居住在城市化愈高的都會。
研究團隊沒料到竟有如此驚人的發現,於是再招募70人重複實驗,也得到相同的結果。研究員幾乎只憑杏仁體活化的程度,就可以判別受測者來自鄉野或都市。
邁耶.林登堡的研究團隊總結:如果居住在生活步調快速、吵雜又繁忙的城市,人們的生活模式確實會受到影響,刺激腦內的杏仁體因長期的壓力,而反應過度。另外,這與城市較高比例的暴力行為,也有相當的因果關係。
威堡格(Daniel Weiberger)的研究團隊,也加入探討這個主題的行列。他們在數據中發現:住城市愈久的人,腦內杏仁體與膝周前扣帶(可抑制反應過度)的聯繫減少。因此,憂鬱症、焦慮症、暴力行為的發生率增加了。來自美國、德國等地區的數據也顯示:愈大型的城市,暴力行為發生的比例愈高。
接觸大自然 減少焦慮
還好,目前腦神經科學家已發現,如何再強化膝周前扣帶和杏仁體之間的聯繫,使杏仁體不再超級敏銳、反應過度。
2011年,美國麻州綜合醫院的芭瑞(Lisa Feldman Barrett)和研究團隊發現:擁有親密互動的家人和志趣相投的朋友,足以降低前扣帶,包括膝周前扣帶的活化程度,增進與杏仁體之間的聯繫。
還有研究指出:讓膝周前扣帶和杏仁體聯繫減少的另一個因素是:缺乏接觸綠地,置身喧嘩中。因此,要強化這兩個腦內區塊的交流,最簡易的辦法就是——遠離塵囂,接觸大自然。或許在水泥叢林裡,多保留綠地與老樹,讓人們有機會多接觸綠林;人心淨化、沉澱了,杏仁體自然就不再焦躁。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