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至少有32萬種病毒在哺乳動物的世界(圖)
流行的病毒多數源於野生環境
【看中國2013年09月11日訊】研究人員認為人類存在的多種病原體可能最早起源於野生動物界中,然後通過食物鏈等途徑轉移到人類體內,這些線索有助於科學家跟蹤和遏止未來某種病毒的爆發。來自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西蒙·安東尼認為根據我們目前的瞭解,這些神秘的病毒已經波及到人類社會中。
這些潛伏在野生動物世界中的病毒已經威脅到人類社會,事實上情況可能還會更嚴重一些。於是,研究人員對生活在孟加拉國叢林中的飛狐進行了調查,研究病毒傳播鏈的多樣性。孟加拉國叢林中的飛狐是最大的飛行類哺乳動物之一,翼展可達到6英尺,大約為1.8米,科學家調查結果認為這可能是尼帕病毒的來源,該病毒可能會導致致命的發燒。早在20世紀90年代,尼帕病毒首次出現在人類社會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已經發生過十多次爆發,幾乎都出現在南亞地區。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通過對健康的飛狐進行咽拭子、糞便和尿液採集,實驗室檢測發現其中存在55種病毒,其中只有五種是已知的。
調查結論讓科學家感到驚訝,飛狐攜帶的病毒總數最多可達到58種,如果目前已知的5,486種哺乳動物都攜帶同等數量級的病毒,那麼在野生環境中大約可存在32萬種病毒,顯然這個數目是非常驚人的。該研究報告的作者認為潛伏在哺乳動物體內的病毒處於「休眠」狀態,可能在未來某一時刻出現流感大流行,有些流感可能會致命。科學家認為我們有必要花時間和金錢對野生動物環境中的病毒進行調查,雖然這項研究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但我們掌握了一些哺乳動物體內的病毒情況,相比較於病毒爆髮帶來的經濟損失,這個數字已經非常小了,2002年爆發的SARS病毒是由一種此前未知的冠狀病毒引發的,科學家認為未來不排除發生大面積流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