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珍貴的星圖星表(圖)

 2013-09-16 14: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9月16日訊】中國古代取得了大量天體測量成果,為後人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星圖、星表。

星表是把測量出的恆星的坐標加以彙編而成的。大約在西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魏人石申編寫了《天文》一書共8卷,後人稱之為《石氏星經》。雖然它到宋代以後失傳了,但我們今天仍然能從唐代的天文著作《開元佔經》中見到它的一些片斷,並從中可以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來,其中有二十八宿距星和115顆恆星的赤道坐標位置。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之一。

星圖是天文學家觀測星辰的形象記錄,它真實地反映了一定時期內,天文學家在天體測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同時,它又是天文工作者認星和測星的重要工具,其作用猶如地理學中的地圖。

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就開始繪製星圖。現吁最早的描繪在紙上的星圖是唐代的敦煌星圖。唐敦煌星圖最早發現於敦煌藏經洞,1907年被英國人斯坦因盜走,至今仍保吁在英國倫敦博物館內。它繪於西元940年,圖上共有1350顆星,它的特點是赤道區域採用圓柱形投影,極區採用球面投影,與現代星圖的繪製方法相同,是我國流傳至今最早採用圓、橫兩種畫法的星圖。

1971年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的一座遼代墓裡發現了一幅星圖。該圖繪於西元1116年,用於墓頂裝飾,星圖繪畫在直徑2.17米圓形範圍內,繪製方法為蓋圖式,圖中心嵌著一面直徑為35厘米的銅鏡,外圈是中國的二十八宿,最外層是源於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從中可看出在天文學領域內中外文化交流的跡象。

1974年在河南洛陽北郊的一座北魏墓的墓頂,又發現了一幅繪於北魏孝昌二年(西元526年)的星圖,全圖有星辰三百餘顆,有的用直線聯成星座,最明顯的是北斗七星,中央是淡藍色的銀河貫穿南北。整個圖直徑7米許。這幅星象圖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中年代較早、幅面較大、星數較多的一幅。

現吁在蘇州博物館內的蘇州石刻天文圖,是世界現吁最古老的石刻星圖之一,刻於公於1247年(南宋丁未年),主要依據西元1078∼1085年(北宋元豐年間)的觀測結果。圖高約2.45米,寬約1.17米,圖上共有星1434顆,位置準確。全圖銀河清晰,河漢分叉,刻畫細緻,引人入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天文學的發展水準。

来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