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評張學良:殊可悲也(圖)

【看中國2013年10月03日訊】張學良,張作霖長子,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人物。他發動的西安事變,改變了歷史進程。

整頓奉軍接管父業

張作霖帶兵保留了土匪習氣。1921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使張作霖意識到奉軍的落伍,下決心整頓。歷史學家甚至說,經過多次整頓的東北軍,是當時中國最具有職業軍人素養的一支部隊。這當然跟年輕的張學良有關係。他看到了現代國家軍隊的樣子,有機會效仿,在父親的支持和郭松齡(東北軍整軍運動負責人)實施下,一舉成功。東北軍對張學良充滿了敬畏之情,甚至把他「當成神一樣」。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7月,年僅27歲的張學良順利就任東三省保安委員會委員長兼保安總司令。緊接著,張學良於1928年12月宣布東北易幟,歸順國民政府。1929年1月,張學良誅殺楊宇霆、常蔭槐,如少年康熙誅殺大臣,從此完全接管了父親的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他不僅管轄著東北,還擁有龐大的現代職業軍隊。而他雖然歸順國民政府,其實仍與獨立時期一樣無法無天,為所欲為。但是,張學良指揮一支龐大的軍隊,卻不能使它的能量得到正當釋放。

1930年,當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打得難分難解時,張學良先是觀望,最終選擇了蔣介石。他冒出來宣布調停,實際上是從背後插了馮閻一刀,導致後者一敗塗地。這年10月,張學良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

誤判「九一八」拱手讓出東北

張學良給了東北軍職業化,卻沒有給這支龐大軍隊明確的為國為民的目標。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人們以為張學良集家醜國難於一身,理當抵抗;他卻一槍不發,拱手讓出了東北。幾十年之後,獲得自由的張學良坦承當初「不抵抗」並非接到了蔣介石的嚴令,而是他自己的判斷錯誤所致,他以為日軍只不過藉故生事,並沒有想到關東軍敢於發動這麼大的軍事行動。這樣的解釋仍只是敷衍歷史。因為當時日軍在東北的野心路人皆知,日軍異動的各種情報早就送達中國軍事當局,但張學良完全無動於衷,不做任何準備。有材料說,「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家產損失金條8萬餘,超過了當時東三省官方銀行的全部損失。這種搜刮之烈並沒有帶來強烈的保護意志,大概仍是「子賣爺田不心疼」的少爺脾氣。

「不抵抗命令」是何人所下,當事人曾三緘其口。即使是蔣介石讓他不抵抗,以當時張的獨立軍閥身份以及對東北軍的絕對控制,也完全可以「抗命不遵」。發動事變的關東軍,事先並沒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因此只有1萬多兵力進攻東北軍。事後統計,東北軍一共損失飛機300餘架,戰車26輛,各種火炮300多門,輕重機槍5864架,步槍15萬支,手槍6萬支。這樣強大的武力,無論如何,都堪一戰。

西安事變「先捉了再說」

張學良雖然主導了整軍經武,卻對中國社會、現代政治、公眾輿論沒有任何感覺,他只是一個大軍閥的兒子而已。張學良的孩子心性和頭腦在小事上精明,在大事上則完全讓人匪夷所思。胡適說得好:「張學良的體力與精神,知識與訓練,都不是能夠擔當這種重大而又危急的局面的。」

1932年3月熱河一戰,日軍僅用128名先頭騎兵,幾乎兵不血刃就攻佔了熱河省會承德。這就是張學良指揮的東北軍。影響所至,他的部下也多無所作為。東北丟失以後,1932年東北軍悍將何柱國奉命守山海關一線,在與日軍的反覆摩擦中,就以「不戰、不和、不守、不走」令人大開眼界。東北軍的戰略物資豐富,他們還有當時中國乃至東亞都罕有的一支空軍部隊,卻沒有開槍即滅亡。背井離鄉的東北軍開始走向沒落,再也沒有機會洗刷他們的恥辱。

1936年,在蔣介石對這個義弟十分信任的情況下,他卻出人意料地發動兵諫,扣押了來到西北「剿共」前線督戰的蔣介石,製造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實上,他並沒有深謀遠慮。事變前,他召集東北軍和西北軍高級將領開會,宣布他要「扣蔣」。於學忠問道:「捉住了以後怎麼辦?」張學良回答:「先捉了再說。」

蔣介石說他「殊可悲」

張學良沒讀過多少書,不滿20歲時就當上了少將旅長,26歲時已是東北軍的上將司令。這個年青人要風得風,好球,好劍,好駕駛飛機冒險,尤好美女。晚年曾對人炫耀,他平生無憾事,唯一好女人。事實上,他年輕時的生活稱得上糜爛腐朽,凡他看上的女人,都逃不過他的劫掠。他自稱風流,實則是慾望的氾濫、孩子氣任性或青春的身體無邊界尋找刺激。為此,他嗜賭成性,形容枯槁。1933年2月17日,他陪宋子文去承德視察時,每行30多里就得停車注射一次毒品。

這個民國所謂的四大公子之一,放浪形骸,不拘禮法。尤其是西安事變後他的人生被定格,直到晚年,直到臨終前的反思,仍未能突破一個孩子的認知。蔣介石在日記中說他:「小事精明,大事糊塗,把握不堅,心志不定,殊可悲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