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麒麟的傳說

【看中國2013年11月20日訊】麒麟,古代先民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構思、創造的一種吉祥動物。麋身、牛尾、馬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黃色肉。這種造型是古人把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重新組合的一種幻想中神獸,這是中國人「集美」思想的充分體現。它與鳳、龜、龍共稱為「神獸四靈」,麒麟居四靈之首。

在民間傳說中,麒麟與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據說孔子降生的當天晚上,有麒麟降臨孔府闕裡,並吐玉書,上有「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征在賢明。」的字樣。意思是告訴人們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孔子家人將一彩繡繫在麟角上,以示謝意。周敬王末年時,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時,竟挖出了那條當初繫於麟角的彩繡。以後,人們又引申出麒麟吐玉書三卷,孔子精讀後成為聖人。至今,在文廟、學宮中還以「麟吐玉書」為裝飾,以示祥瑞降臨,聖賢誕生。孔子生活的時代,禮崩樂壞,社會動盪不安。傳說麒麟現於郊野,為人所賤,孔子喟嘆麒麟「出非其時」,標誌著世界的日暮途窮和哲人的窮困,孔子所著《春秋》於此絕筆,故《春秋》又別稱「麟史」、「麟經」。

時至今日,在濟寧、曲阜、嘉祥、巨野等地仍流傳著孔子與麒麟有關的傳說故事。

傳說孔子的父母叔梁紇與顏征在婚後,經常到尼丘山上燒香祈禱,保佑能添個健康的男孩兒。一日,忽見天降麒麟,並吐血於石上,孔母因曾坐於石上而受孕,孔母臨盆時,一陣悠揚的鼓樂之聲,從天際傳來,隨之,一隻玉麒麟口銜玉帛從天界緩緩而來,將玉帛吐到孔母面前,上面寫道:「天遣奎星下凡,將要振興周朝。」玉麒麟騰雲駕霧而去之時,孔子誕生了。

當孔子父母仔細打量新生嬰兒時,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氣,只見這孩子長得有些反常:頭頂如反盂,中間低而四邊高;且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輪,嘴露齒,俗說「七露」。叔梁紇十分惱怒,便把孩子扔在了尼丘山下。

此時正是八月,天氣格外炎熱。孩子躺在野地裡,一隻老鷹飛來,展開雙翅呼扇呼扇地不停地給孩子打扇遮陽。傍晚,一隻斑斕母虎從山上下來,把孩子銜進山洞裡,用虎乳餵養孩子。那山洞就是現在的尼山夫子洞,又叫坤靈洞。

麒麟送天書一天,孔子做了個很奇怪的夢,夢見豐沛地裡冒出一股赤紅色的煙霧,久聚不散。又見一隻麒麟徘徊不前。孔子想:「麒麟現,聖人出。莫非是將有聖賢明君出現,或是要來指點我的迷茫呢?」於是駕車向魯西南方向趕去。趟過一片沼澤,孔子遠遠看見一個小孩正用石頭打一隻麒麟。小孩見有人來了,急忙把麒麟推進樹叢,又往麒麟身上蓋了些青草,對迎面走來的孔子說:「剛才我看見一個怪物向西跑了。」

孔子很生氣地白了小孩一眼,走進樹叢,撥開雜草,把那只麒麟抱了出來。麒麟見了孔子,雙眼扑扑地流淚。孔子見麒麟受了驚嚇,一邊輕輕地愛撫,一邊脫下上衣,蓋在麒麟的身上。又拿出綢帛,給麒麟包紮傷口。

過了一會兒,麒麟安靜了下來,它用舌頭舔了舔孔子的手,忽然從口中吐出三部書來,接著轉身跳進沼澤地裡,沒了蹤影。

孔子手棒三部經書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隻神麒麟,來給我送天書的啊!

天書是用蝌蚪文(篆文)寫成的,誰也看不懂,只有孔子一人能夠看明白。孔子自得天書後,終日手不釋卷,徹夜攻讀,終於成了位學識淵博、通古曉今的大聖人啦。

獲麟絕筆孔子晚年被魯哀公尊為「國老」,享受退休大夫的待遇。此後,孔子開始整理編修歷史著作——《春秋》。他要在這部書裡寄寓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張,以便留給後人效法;也可以用它來傳授弟子,培養從政人材,來完成自己未競的事業。

孔子為了寫這部書,三年內有兩年多的時間是吃睡在書案上的。《春秋》一書,自平王東遷記起,至魯哀公在位時,共記錄了二百多年的大事。

話說這年春天,魯哀公要帶著大臣們去魯國西邊的嘉祥狩獵,也通知了孔子。孔子開始不想去,但想到自己身為大夫,不好拒哀公的面子,再說自己已經三年足不出戶了,《春秋》也快寫完了,何不趁這大好春光出去散散心呢?於是就帶著幾個弟子去啦。

魯哀公帶著大臣們去追逐獵物,孔子和弟子就在一條小溪旁賞花觀景。約摸快近中午了,魯哀公派人來請孔子,說他們獵到了一頭似牛非牛、似鹿非鹿的怪物,請孔子看看是什麼。

孔子過去辨認了一番,說:「這是一隻麒麟。我聽說麒麟出現必是在太平盛世,或是聖人出世……」

大臣們一聽,都圍著哀公恭喜祝賀,哀公更是喜出望外。孔子卻嘆道:「如今的世道能算是太平盛世嗎?麒麟是一種仁獸,它的出現,必在聖君明王在位時。我聽說,堯時麒麟游於野,周興麒麟現於郊。它如今出現,因不是明君當道,所以被僕人獵殺……我那《春秋》也就自此絕筆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