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債務超20萬億,銀行承壓

【看中國2013年12月31日訊】國家審計署在今天傍晚公布了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公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超過20萬億元。與2010年相比,省市縣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年均增長近20%,其中縣級債務年均增長超過26%。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原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提出,地方債最危險的地方在於既不掌握實際負債情況,也不知道地方政府未來的償債能力。銀行業協會公布的一份關於國內銀行家的報告也顯示,多數銀行家認為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主要源於信息不對稱。

消解地方債務風險的第一步隨著審計結果的陽光化得以解決。市場人士多認為債務規模符合預期,審計署則認為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理由是從國際通常使用的負債率、政府外債佔GDP的比率、債務率和逾期債務率等風險控制指標看,三類債務的逾期債務率均處於較低水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列為2014年的六大任務之一,並強調地方政府要將債務納入預算管理。過去,地方政府償債的主要資金來源是財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主要是土地出讓金),未來這一狀況將發生變化,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明確提出了控制債務流量和擴大政府收入的解決方案,包括中央通過轉移支付承擔一部分地方事權支出責任;減少地方政府在生產環節的參與,如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混合所有制);通過提高國企分紅比例、小幅擴大地方政府稅收收入等。

清華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俞喬指出,各種融資渠道取得資金的來源大部分仍來源於銀行系統,這使得中國銀行業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也大幅攀升。中國過去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政府對金融資源的絕對把控導致了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了地方融資平臺,而非實體經濟。從債務資金來源看,審計署稱,銀行貸款、BT、發行債券是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主要來源,其中銀行貸款比例接近70%。

地方政府正在通過借舊還新的方式延後風險。華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在其報告中指出,「假設地方政府性債務總規模20萬億,明年維持債務鏈條不崩斷就需要6萬億,這還沒考慮地方政府新增投資所需資金。」

據俞喬透露,已經有主抓經濟、金融工作的部委提出2014年要創新「可續債」和債務展期,不過短期內,國內銀行難減信用違約和壞債壓力,不良資產或將大幅上升。2013年以來,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已呈持續上升趨勢,國有四大行截至三季度末,不良貸款達到3294億元,環比增長3.5%。

上市銀行龐大的總股本、總市值,利潤佔A股半壁江山的賺錢能力,也抵不過地方債的黑雲壓城,更改變不了A股上市銀行的破淨之路。繼上週15家股價擊穿淨值後,今天銀行板塊再次普跌。「銀行股短期內恐怕還將在每股淨資產上下浮動。」長城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劉瑞表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