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1月05日訊】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是20世紀中國人的集體烙印,對於這一段不太遙遠但又漸行逝去的歷史,我們的圖像記憶大部分是通過近年來逐漸出現於網路的歷史照片、抗日戰爭的電視劇、記錄片、畫報、革命歷史畫等媒介來塑造與穩固。
在20世紀攝影史中,這一時期的主流攝影與繪畫一樣具有記錄與宣傳的雙重功能,其中,無可避免的是它的意識形態色彩,成為一種特有的基因代碼。當我們試圖探究這一基因構成時,總也擺脫不了「真實」、「擺拍」的困惑。在意識形態的眼光下,什麼是歷史的真實?握有「真實」話語權的影像甚至成為被質疑的對象。
一本1940年代由美國士兵出於軍事行程記錄目的拍攝的支援中國大後方抗戰的相冊,為我們暫時鬆開「革命與宣傳」意識形態的緊箍咒,從一個二戰同盟國的視角來觀看抗戰時期中國大後方的日常生活。
這本相冊可以看作是二戰後期拍攝記錄美軍物資補給部隊從印度途經緬甸至中國雲南支援中國抗日的行程報告。內容包括加爾各答的民俗生活、美軍運輸部隊從印度行駛至緬甸,途經大龍河、密支那,薩爾溫江等處浮橋,陸路至中國昆明的行程記錄。有趣的是拍攝有抗戰後期昆明、貴陽、安順、重慶等幾個大後方抗戰重鎮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在中國境內遇到的國民黨行軍部隊,是一批由於意識形態原因而未能得到傳播的珍貴影像。
從相冊所記錄影像,可以看到美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新聞文化參贊裴孝賢(DonaldM.Bishop)所談二戰後期美國援華抗戰修建中印公路,以及大規模運輸軍事物資的歷史。1942年「珍珠港」事件後,日軍切斷中國最後一條通向外界的道路——滇緬公路,同年12月16日美國開始援助修建從印度利多進入緬甸的中印公路。其中,沿著印度到中國的公路兩側鋪設有燃油管道與電話線。這條公路大部分穿過緬甸荒無人煙的地區,其艱難程度被認為是「美國工兵有史以來在戰時所接受的最艱鉅的任務」。
從1945年1月中印公路通車開始,據裴孝賢統計「在利多(中印)公路開通後的六個月中,卡車攜帶著129,000噸的物資從印度駛往中國。搭載著貨物的26,000輛卡車(單程)和6500輛拖車(單程)被移交給中國。在戰爭的最後兩個月裡,輸油管道每月向中國輸送300萬加侖航空燃料和汽車汽油。」這成為繼1942年日軍切斷滇緬公路,美軍採用「駝峰航線」向中國輸給抗戰物資以來,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軍事援助行動。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美國士兵的鏡頭還記錄下中國境內老百姓的戰時生活:昆明繁榮而忙碌的街市,穿著旗袍、打著油紙傘的時髦婦女,抬著竹驕子的人力夫,在池塘邊洗衣服的婦女,中國式的葬禮,負木做棺材的人,村民趕市集的繁榮場面,在集市上挑著擔架的賣水者……這一張張沒有特定的主題與題材預設,獵奇式的隨意抓拍的照片,也為後人展示出戰時大後方生活的剪影與片段。
相比王小亭拍攝的《上海南站日軍空襲下的兒童》這類以貧困、苦難、流亡、屠殺等主題影像組成抗戰流亡史詩,點燃中國人在特定歷史時代所急需的民族主義熱情,以及在國際上引起的震撼,以尋求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的照片不同,由美國士兵拍攝記錄下的大後方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不含意識形態色彩,不作為媒體藉以發出聲音的圖像憑藉,因不能歸類於任何主題被歷史所遺忘。
當我們面對這類帶有一定偶然性與文獻資料性質的歷史照片時,不要劃歸為某一政黨流派的特定意識形態中,渴望它成為某一話語權利的「證詞」,它只是那段已然逝去的歷史時光隧道中的一個碎片,可能為任何的意識形態所服務。如果歷史真實要去意識形態化,那它就是面紗下的真實。
還有多少這樣的相冊流落在民間,而它們會為正在重構的民國影像史提供怎樣的佐證。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