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在地獄裡看見天堂(圖)
小女孩莉賽爾在納粹德國統治下,透過簡單的語言與文字,安定大家受難的心。(攝影/福斯提供)
The Book Thief《偷書賊》繼《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後,福斯影片再度推出動人力作由《唐頓莊園》艾美獎最佳導演得主布萊恩派西佛(Brian Percival)執導、金獎影帝《王者之聲》傑佛瑞洛許(Geoffrey Rush)、英國影后《戰馬》艾蜜莉華特森(Emily Watson)與千人海選新秀蘇菲奈里斯聯合演出。
「沒有人會想摧毀一個名為天堂的街,那一定是有什麼錯誤。」故事從死亡開始,死神以全知視野旁白,告訴觀眾這是一場世紀的悲劇。
電影改編自澳洲作家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全球暢銷小說《偷書賊》。場景是二次大戰1939年的德國,年輕女孩莉賽爾和弟弟被送往寄養家庭的途中,弟弟卻因病死去。死神前去收取莉塞爾弟弟的靈魂,這是死神第一次見到偷書賊(莉塞爾),自此弟弟死去的陰影便常常成為莉塞爾的噩夢。
她沒有家、沒有希望,直到躲在防空洞裡仍然彈著手風琴的養父修伯曼教她識字,從第一本書--遺落在雪地上的《掘墓人手冊》開始--在弟弟的葬禮上,莉塞爾檢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本書,但她並不識字,只是保管著那本書,這是偷書賊第一次的偷書。
小女孩莉賽爾的神情,永遠只能壓抑而無感,和電影中的時代氛圍如出一轍,就像一本老舊泛黃、沒有滋味的書。每個人只求生存,不能選擇自己的生活,卻被迫服從自己從未認同的價值。每一場敘事都有正反的角色,《偷書賊》中德國納粹的籠罩,就是當時每個人難以逃遁的試煉。
在地獄裡尋找天堂的街
女孩和男孩因為見不到母親,在無人的河邊大罵希特勒。他們不能選擇自己,沒有相對的自由。直到她開始閱讀。在每次惡夢之後的時間就成為了修伯曼和莉塞爾的讀書時光,莉塞爾撿來的《掘墓工人手冊》成為了教材。莉塞爾也在天堂街認識了她此生最好的朋友魯迪,當時德國不時就會有空襲警報,所有人必須躲到防空洞裡,就在大家因空襲而心中充感恐懼與不安時,莉塞爾開始為大家朗讀,把文字的力量帶給了防空洞裡的每個人,讓大家的心也因此安定了下來,躲過了空襲警報。
一日,養父於一次大戰時的戰友的猶太裔遺孤麥克斯前來投靠,莉賽爾的家庭收留了他。他暗無天日地被藏在陰冷的地下室,看不見陽光。莉賽爾偷偷保留還沒被焚燒殆盡的書,對她和麥克斯來說,在那個讓人窒息的年代,只有通過文字和想像,才能暫時逃離現實。你當然不能因此溫飽,卻可以知道世界之大,不該絕望;你當然不能結束戰亂,卻可以知道什麼是真理,明白專制政權與種族主義,是燃燒過了頭的一團灰燼,終將灰飛煙滅。你可以--像個人。
麥克斯問她每一天天氣好嗎,鼓勵她多感受一點,多說一點:「如果你的眼睛會說話,它們會說什麼?」於是莉賽爾開始想像,開始書寫,她的生活明顯不同。她對為了她在冰河中撈書的好友魯迪說:「有時該把被搶走的東西奪回來。」奪回來的縱使不能是自由之身,卻能是自由之心。空襲轟炸的恐怖日子,她在防空洞裡說故事,嘗試撫慰那些受難的心。
第二次的偷書讓鎮長夫人發現莉塞爾對書本的渴望,進而常常藉由莉塞爾送還送洗衣服的時間邀請他到書房唸書。後來,遺孤麥克斯離開了,養父亦被徵召當兵,莉塞爾繼續在鎮長夫人處偷書看,度過了一段還算平靜的日子。後來,養父回來了,但是當盟軍空襲慕尼黑時,莉塞爾的養父母及朋友還是躲不過這場浩劫。死神帶走他們的靈魂時,再次見到了莉塞爾,因為莉塞爾當時躲在地下室寫下她自己的故事,而成為了唯一的倖存者。
結語
以德國納粹這段歷史為背景的電影不少,《辛德勒的名單》、《戰地琴人》、《為愛朗讀》、《美麗人生》,反思的角度各不相同。《偷書賊》沒有選擇刻劃殘酷血腥的歷史事件,而是細膩地道出大歷史中小人物的生活與關係。他們用閱讀(文字)、用音樂,用人性的良善與信任,抵抗被緊緊箝制的大時代。故事從頭到尾傳遞著的,是文字世界的沒有邊界,是幽微卻溫暖的人性。
極權政體用文字對人民洗腦,用教育禁錮思想,而小女孩卻用簡單的語言撫慰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