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日企向禮貌的外國求職者敞開大門(圖)

 2014-10-16 01: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日本學生在練習商務禮儀。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在這麼做。

東京——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日本分校的畢業班學生布倫丹·懷特(Brendan White)說自己全算計好了。他穿著自己的「求職」黑色套裝,搭配了閃亮的皮鞋和一件乾淨挺括的白色襯衫——純色的,沒有條紋,也沒有褶皺——和一個黑色公文包。公文包花了他20美元(約合123元人民幣),僅僅是為了這個求職季用。

他還知道如何巧妙地進入面試的房間,用的是日本風格:禮儀專家說,必須敲三下門,不是一下,也不是兩下。進入坐著面試官的房間後,「關門時不能轉過身去,」來自馬薩諸塞州的懷特說。「不能背對著面試官。」

他指出,之後的每一個動作,包括落座,都必須按照面試官的提示進行。

過去,所有這一切都是日本大學生所特有的。在找到理想的工作前,他們要經歷一個艱難的求職過程,這個過程會持續五到八個月。但前不久東京舉行的一場招聘會只針對外國人,這表明,情況發生了變化。在那場招聘會上,懷特匆匆忙忙地和不同企業展位上的領導見面。日本公司正在為一場大規模的國際學生招聘活動做準備。這是一項人力資源戰略,目的是支持一項更大範圍內的策略——將他們的企業更廣泛地部署到全球。

招聘會組織機構迪斯科(Disco)全球職業與教育總監大懸德(Isao Ogake,音譯)說,日本雇佣更多非日籍員工的需求在飛速增加,反映出走向全球以及增加員工多樣性的願望越來越強烈。東京那場國際招聘會便是由迪斯科組織的。

在迪斯科調查過的800多家大中型公司中,「48%的公司稱計畫招聘非日本籍的大學畢業生,」大懸德說。「同去年相比增加了35%。」他補充說,回到幾年前,這一比例僅略高於20%。

他說,在很多大企業,現在「國際員工佔10%的目標配額很常見」。

然而,儘管有明確的增加多樣性的目標,招聘方依然希望外國求職者能符合日本模式。

另一家招聘會組織機構保聖那(Pasona)全球業務部執行官市川友之(Tomoyuki Ichikawa,音譯)表示,他鼓勵國際學生遵循日本的禮儀,儘管嚴格說來,企業並沒有要求他們這麼做。

「我們希望國際學生能和日本學生公平競爭,」他說,「如果他們因為禮儀被拒,就很遺憾了。」

對男性而言,著裝要求可能是非正式的,但很明確:應該穿黑色套裝、經過漂白的襯衫、普通領帶。女性建議穿裙子,尤其是去深受傳統影響的金融機構求職時。

儘管在迪斯科的調查中,33%的國際受訪者表示對嚴格的著裝有些不適應,但大懸德解釋說這是所有求職者必須經歷的一個篩選過程。招聘方也會組織求職者參加考試,通過一系列問題檢驗他們在國際事務上的知識,以及總體上的職業資質。

對於形式的執著,與日本企業每年招聘畢業生往往高達數百人有關。例如,作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銀行之一的三菱東京日聯銀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去年一共招了1550人。大懸德說,既然要篩選這麼多人,公司就需要某種篩選程序。他說,「整個過程應該高效而系統化。」著裝要求就是一個有用的出發點,能說明應聘者將來是否願意遵守公司的行為規範。

日本的招聘方法對於初級應聘者而言具有一定優勢。許多西方企業都會針對具體職位空缺來招聘,日本企業則會每年聘用大量剛從學校畢業的人,然後把他們培訓成高效率的勞動力。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有機會在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等大公司找到一份工作。2013年,豐田一共招了600人。

由於大多數留學生的簡歷上都沒有工作經歷,「這對留學生而言肯定是有利的,」NAP的代表田口吉弘(Yoshihiro Taguchi,音譯)說。NAP是一個幫留學生在日本找工作的志願者組織。

「最後,90%的大學畢業生都會在日本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他還說。「這個數字在其他國家會很荒謬。」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Japa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的統計數據,今年94.4%的畢業生都在春季找到了一份全職工作。

另一個優勢是,各公司並不指望他們的新員工能很快上手。他們願意聘用沒有什麼技能的人,然後再培養他們的能力,希望在一段時間過後能有所收穫。

大懸德說,「他們雇你是看重你的潛力,包括你的語言能力。」

曾為三井生命(Mitsui Life)工作過數十年、現已退休的田口吉弘也同意這個觀點。「企業並不認為大學已經讓學生們做好了工作準備,」他說,「所以他們擁有全面的內部培訓體系。」

27歲的拉敏·哈塔米(Ramin Khatami)來自伊朗,畢業於群馬大學(Gunma University)工程系。他說,這就是他來日本學習的原因。

「日本公司的競爭意識非常強,會為員工提供最好的教育,」哈塔米說。他希望能為京瓷(Kyocera)等高科技公司工作。「有了這麼好的培訓,我就能朝自己的目標前進了。」

日本的做法對職業發展有一些影響。其中一點是,在職業中期換工作的情況相對少見——年輕的新成員有通過內部培訓和工作經驗升入管理層的可能性。另一點是,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升職一般會很慢;博科的高管市川友之說,進入管理層的最底層至少需要五到七年時間。

這也會導致一些問題。市川友之說,在日本的外國企業往往會用高薪和職位把這些留學生挖走。

他說,「為日本公司工作過幾年的人都受過良好的培訓,是主要的被挖對象。」

來自法國的路易·克萊帕爾(Louis Klépal)是東京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和法國南特中央理工大學(École Centrale de Nantes)一個雙學位項目的工程系畢業生,他在為一家日本工程公司工作一年後跳槽。

「我學會了如何與日本顧客交流,」目前在東京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工作的克萊帕爾說。「如果你是個外國人,你或許可以把客戶的門踢開,但是門可能會立即關上。如果你知道正確的方式,就能讓門一直敞開。」

来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