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3D科技證實 馬丘比丘是天體觀測臺(圖)


波蘭和秘魯的考古學家近日用現代科技技術證實,馬丘比丘遺址本身就是一座大型的精密天文觀測臺,建築結構對應相對的天體。(Cris BOURONCLE/AFP)

波蘭和秘魯的考古學家近日用現代科技技術證實,馬丘比丘遺址本身就是一座大型的精密天文觀測臺,建築結構對應相對的天體。

名列新世界七大奇蹟的秘魯馬丘比丘(Machu Picchu)遺址,除了有不可思議的龐大巨石城市建築外,遺址建築內處處存有許多令人費解的天文觀測技術。

雖然早在1572年,西班牙探險家甘博亞(Sarmiento de Gamboa)所著的編年史中就已記載,當陽光穿過建築階梯壁孔時,所投射出的陰影宛如鐘錶或觀星盤,記錄著時節與天文的技術。

不過近日由波蘭的華沙(Warsaw)和羅可洛(Wroclaw)大學帶領的研究團隊與秘魯的考古學家合作,首次運用3D雷射掃瞄軟體來分析建築物的結構,並將馬丘比丘遺址的布局和印加人觀測到的星體方位做比對,結果印證了這些建築的特徵的確是依照天文結構所設計。

據《本週秘魯》(Peru This Week)報導,日前的這項研究是科學界首次運用現代高科技技術,證實馬丘比丘遺址建築確實具有天文觀測結構。

馬丘比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有「印加失落之城」之稱,因建於海拔2,400米的山巔,又稱為「天空之城」。16世紀西班牙人摧毀印加文明後,印加帝國幾乎消聲匿跡的被人遺忘,直到1911年,美國考古學家賓漢姆(Hiram Bingham)才在秘魯庫斯科(Cusco)西北邊的山頂上,偶然發現這座隱密的山中之城。

馬丘比丘城內有聖殿、房宅、人行道、噴泉和祭壇等200種以上的各式建築物,所有建築均用山頂巨大的灰色花崗岩堆砌而成。建築使用的石塊數量多得驚人,而且是完全用石塊直接堆砌建造,沒有添加任何黏著材料,但卻異常穩固與密合。

印加人的日常生活、文化和宗教等活動皆離不開天文學,他們運用天文探測的結果,來統管禮俗盛典和規劃農業活動,例如庫斯科城建造的方式即反映特定的天體

印加人在許多不同地點設置天文臺,運用一系列特殊角度的窗戶來捕捉太陽光束,有些天文臺可用於追蹤夏至和冬至,以及月亮的週期。

馬丘比丘是南美洲的一大名勝,全城可分為城區和梯田兩大塊,城區分為上城和下城,主要景點有中央廣場、古廟、大廟、太陽塔、拴日石、三重門等等,許多神廟建築均有用於觀測天象的石刻。

馬丘比丘遺蹟屬於印加文明,與阿茲特克文明及瑪雅文明並稱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