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源 臺灣是怎麼留住傳統文化之根的!(圖)
面對粗口,我們自慚形穢於自己的文化,面對專橫特權,我們歸罪於中國的奴性文明。總之,我們把自己的一切粗野歸於文化的劣根性。
然而,在與我們相隔一灣淺水的寶島臺灣,傳統文化的根卻扎得很深。國學在年青一代心中種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並對臺灣民眾的整體文化素質和道德價值觀產生了深遠影響,臺灣人的儒雅與普及國學教育密不可分。
目前中國大陸正處於轉型期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面對新舊的變遷,充滿迷惘、惶惑、浮躁、掙扎。精神層面的「危機」促使人們到中國傳統文化裡去尋找慰藉和支持。
我們這個有著偉大「文統」和「道統」的國度,這個向世界貢獻了孔子、老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和民族,經過對「國學」的否定和拋棄,再經過全盤西化,眼下出現了文化斷層和精神缺鈣!像是一群文化的孤兒,東討一口,西乞一杓,吃得再多也沒有自己家做的飯香。我們今天的虛無感、今天的功利主義,很多都源於我們對於歷史的失憶。
傅佩榮先生說:「國學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之基」。如今,我們成了無根的國度。
有人說國學熱了,但熱的是權謀詐術、風水陰陽、歪曲歷史,真正能夠重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傳統精神卻未得到真正弘揚。我們不能總是功利地問「國學到底能帶來什麼」,而是應該反思「丟了國學,我們將失去什麼」。臺灣的國學教育有一個統一的哲學基礎,那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幹。這個哲學基礎,也可以說是信仰,經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是適合中國人生活的。有了統一的哲學基礎,才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道德、倫理與人格的教育也才有落腳點。
許多人認為儒學是一種政治學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上層建築。其實,儒學真正的本質是一種關於人的學問。儒學認為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是修身。也就是說,社會的安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基礎在整個社會成員的道德素質。
健康社會的主流人群,應該奉行的是基本相同的社會價值觀,這樣社會才能穩定。而這一切,必須依靠教育來實現,而教育中,語文教育最能夠承擔這個功能。
當代中國人為什麼四不像?
這種鄉土社會不像鄉土社會(私德敗壞),城市社會不像城市社會(權力濫用)的大背景下,中國社會必然會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到處瞎撞一氣(道德淪喪),因為人們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其社會現象很有些四不像的味道。在這種社會環境裡生活的國人,既不像傳統社會裏的國人有人情味,也不像西方人那樣重視權利,其結果必然是物慾橫流和道德敗壞的……臺灣國學教育強調的就是躬身實踐,就是知行合一,致知於行。要求把所學的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準則,非常注意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大陸語文教育在生活實踐上,可以說極為欠缺。例如,臺北縣國中初中一年級語文老師的一次課程設計,我們就會明白臺灣的國學教育是如何倡導身體力行的了:
課文:《論語論孝選》
主題:躬行孝悌
學習單設計:
1.先說明自己是怎樣對待父母的(實情)。
2.這一個月來的變化(言語、行為、態度)。
3.因為變化、家庭氣氛變化(反思、思考)。
4.因為躬行孝悌這件事,讓我體悟到……(感受)
反省自己的言行。
認真觀察熟悉又陌生的父母。
站在父母的立場去思考父母所做的事。
尤其重要的是:實踐孝悌不是一個月的事,是終身的事。
當下學校道德教育脫離實際生活
中小學生很難通過對教科書知識的學習提高分析社會道德現狀、辨別不道德行為的能力。當他們走向社會時,他們會發現,社會道德生活不但與教科書中講的有差別,而且很多人也沒按照書上說的那樣去做將「傳道」作為目標,可以說是臺灣國學教育最明顯的特點。而內地語文教育,強調的是語文的工具性。我們現在的中學語文教育,似乎並不是一種人文教育,死的東西太多,活的東西太少,甚至把古文中許多美好的東西變成死記硬背的東西,這其實是一種悲哀。語文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語文教學生的是什麼是善,什麼是人性。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灣在國民教育期間,它的教育目標明晰,就是「培養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的健全國民」。所以在其《語文課程綱要》中,明確地將「體認中華文化的精髓」作為其語文教育的基本理念。
包括中國過去的私塾教育,除了能讓學生熟練掌握文言文外,它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格陶治,這正是我們目前教育體系所缺乏的。儒家文化的基本就是修身,學問的目的,也是學習做人。這一直是我們教育體系中所沒有的。
劣質語文教材猶如三聚氰胺
大陸教材編寫者對被選文章隨意篡改,已是業內周知的常態,甚至到了變態地步。某版本小學四年級第一學期語文教材,四十篇課文中只有幾篇署作者名,其他三十多篇都是剽竊來並加以篡改的。《我們家裡的男子漢》是王安憶的散文,教材隱去作者名後還做了大幅篡改;《餐桌上的大學》原為義大利裔美國商人的回憶文章《晚餐桌上的大學》,教材編寫者剽竊後作了低劣改裝,把義大利故事背景和人名換成中國背景和中國人名,但篡改者水平太低,這篇課文處處露出馬腳,內地的國學研究一直注重校勘與考據,使得中國傳統思想的微言大義根本無法進入公共話語平臺,更不用說指導普通民眾的生活與認知了。市面上雖然出現了一些相關的書籍,大多帶著偏頗的個人視角,很多普及讀物,對國學的解釋方法是混亂的,對傳統文化價值的傳達是謬誤的。
而臺灣國學教材注重與現代社會生活經驗的結合,對原典後的「析論」部分都會注意培養學生生活經驗與倫理意識。比如在論語「言行」篇後,討論問題是「現代社會講究‘自我推銷’,這和孔子要求的‘訥言敏行’是否矛盾?」而在孟子「存理克欲」篇後,問題是「孟子主張養心寡慾,但發展經濟必須刺激消費,如何在寡慾和消費之間取得平衡呢?」這些問題都會促使學生在反省現代社會時獲得生活的智慧。
小學用「科舉級別」鼓勵孩子多背古詩詞
從童生開始,秀才、舉人、解元、進士、探花、榜眼、狀元,一直到大學士,9個級別又細分為23個等級,每種等級對應一個數字,從5、10,一直到300。級別越高,數字越大。如能「熟讀唐詩三百首」,就能得到300分,獲得「大學士」頭銜。湖北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景遐東擔憂,這樣可能讓孩子忽略背詩本身的意義,引入「官本位」的歧途,還會產生盲目攀比和落後自卑的心理,不宜提倡國學教育。在臺灣,是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是連貫地在實施。大學之前主要是《四書》,到念大學,大一國文是必修課,以經、集為主。具體表現為,首先課程學習時間長,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全年200天授課時間,規定《國文》要佔到正規學習時間的30%。其次,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教學份量,比如初一上學期文言文占課文的20%,以後每學期遞增10%,到初三下學期佔到60%。高中開始,國學教育的份量就更大了,有專門的《「論孟選讀」課程綱要》,綱要直接把「社會倫理意識和淑世愛人精神」作為教學目標,使學生把經典中的文化精神傳播到社會生活中去,文言文的教學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行為。
臺灣地區國學教育流程圖
3-5歲:學習《三字經》和《弟子規》
小學時期:課外讀物會有很多古詩詞,要求學生熟讀背誦
初中時期:學習《論語》、《孟子》中的大多文章
高中時期:要求閱讀《大學》、《中庸》
大學時期:《史記》等古書,並加強訓詁學等教程
復興母語文化豈能一考就靈
漢語能力測試考查聽、說、讀、寫四方面的綜合能力,類似於英語四六級考試。近年來,社會上普遍存在「外語熱,母語冷」的現象,而「漢語能力測試」則在此意義上,被賦予了「遏止國人提筆忘字、滿口洋文、淡漠漢語」的宏旨大義。但問題卻也在於,漢語能力測試的研發即使是歷時三年,且經過多次測試,它有沒有能力撐起「復興母語文化」的大旗,則依然存疑。內地1949年之前,「語文」被稱作「國文」,而臺灣一直沿襲了「國文」的稱謂。
「國文」本身暗含著對自己母語的一種自覺的體認。「國文」「國文」,堂堂一國之文,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喚起的是我們潛意識深處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這種認同感使我們從拿起母語課本的第一堂課——即開啟童蒙的第一天起,就意識到,「我」是中國人。它給我們一個文化上的身份證。這個身份證烙在我們情感和意識的深處,無論走到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不會丟失。
但「語文」好像只是一個模糊的所指。它可以指原生態的母語作品,也可以指用母語翻譯過來的任何一種語言的作品。總之,與「國文」相比,它缺乏對母語的一種自覺體認,無法訴諸於我們的情感和心靈。因此,兩者無論是在符號學,還是語義學上的內涵都不一樣。
「語文歧視」會引發漢語危機
日前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0.8%的人認同漢語應用能力下降的說法。據悉,在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測試中,出現理科生不用考語文甚至全部考生只考數學和英語的現象。不考語文,對人文素質基本要求的測試就很難實現。這對文科院校來說無異於「自毀長城」,而對理工科考生則給出了一個明顯的錯誤暗示——中文好不好無所謂.臺灣在小學生每週40個小時的課程安排中,國文、歷史、地理和公民道德等與中華文化相關的課程至少佔了一半。
除此之外,學校還相當重視學生的古文訓練和中國傳統思想的熏陶,當時國民黨當局定下的共同校訓幾乎都是「禮、義、廉、恥」,而幾乎所有學校的牆上都印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臺北市也以忠孝、仁愛、信義命名三大主幹道,讓國學點點滴滴深入人們的生活。
臺灣的中小學教育一直遵循「有教無類」的古訓,以培養「德、智、體、群、美」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這與我們學校提倡「德、智、體、美、勞」類似,只不過臺灣學生之間的和睦相處與合作體現在「群」裡,也並非不提倡「勞」。臺灣小學有一門功課叫《生活與倫理》,重點加強對孩子的社交禮儀、生活起居、孝親尊長、善友樂群等方面的教育,校園裡的衛生保潔也全由師生共同完成。
傳統禮儀崩裂,中國太需要道德修補
先來後到,遵守秩序,這些連幼兒園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難道我們國人不懂?我們的文明素養,難道真的就如此低劣,真的無可救藥,以至於非要臺灣阿里山景區「派人引導」大陸遊客排隊不可?在眾多遊客中,他們也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們的外語也許說得很溜,他們的文化素質可能很高,他們可能是有錢的經理、或者是有權的官員、要麼有地位的教師;他們的衣著也許很講究,他們自己的家裡可能井井有條,可為什麼一到公共場所,就脫去了文明的外衣,原形畢露。
臺灣國文的考題設計巧妙,融會貫通。多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絢爛多彩以試題的形式呈現出來。凡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戲曲歌謠,成語對聯等,均被編製者搜入「囊」中。古今上下,信手拈來,相互佐證,彼此融通。而在這些表面的背後,編題者的出發點在於通過考試來發掘、發現學生潛在的國文素養,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並使他們體會到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絢麗多彩,培養對母語的感情。
1、「請名人代言」是提高廣告說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則廣告標題,如單就文字意義,尋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來代言,則最不恰當的組合是:
A、請莊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請子路代言「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C、請蘇秦、張儀代言「做個不可思議的溝通高手」。
D、請司馬光、王安石代言「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天津「幼升小」試題咋難倒教育界委員
或許答錯題目,政協委員會覺得尷尬,其實該尷尬的不是委員們,而是我們的教育工作者。類似事情絕非個例,很多家長,即便你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看到上中學小學的孩子的作業、考卷猶如讀天書,題目雷人,答案更雷人。究其根源,還是應試教育模式在作祟,學生的唯一任務就是考試、答題。而在很多老師看來,只有偏題、怪題才能體現出水平和能力,因此給學生大量灌輸書法教育曾經在臺灣備受重視。蔣介石曾特意籌組了「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兼任會長,在全臺各縣市系統地推廣中華文化。當時,從小學二年級起,每個學生都必須用毛筆寫作文,有時一週要寫兩三篇,最少也得寫一篇。書法也是初中國文的必修課,平均每兩週一課時,學生每天要練習毛筆字。
比如在《綱要》的能力指標中就要求:「欣賞名家(歐顏柳褚)碑帖,辨識各種書體特色」「用硬筆毛筆寫出正確而美觀的硬筆字、毛筆字」「能欣賞書法的行款、布局、行氣」。書法成績計入國文成績中。
直到現在,30歲以上的臺灣人大部分還知道如何使用毛筆,雖然字未必寫得很漂亮,但執筆的方法很是有模有樣。
書法課不能成了「荳芽課」
此次教育部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藝術等課程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語文等相應課程中設置與書法有關的選修課程。可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和藝術課,哪一門不是荳芽課、副科,不被學校重視。在高中階段,還有多少學校開設選修課,大多數選修課早已被高考科目所霸佔。這要麼成為新的「荳芽課」,要麼「臨時響應」做做樣子之後又恢復原樣現在很多人反對孩子背誦國學經典,認為他們無法理解,背了也沒有用。其實這種教育方法,是中國一千多年私塾教育檢驗過的,可以說是學習文言文最佳的辦法。有讀過私塾的老學者就說過,剛開始背時,是一點不懂,但若干年後,一旦豁然貫通了,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體的懂」。
這個「立體的懂」很有意思。現在小學生的學法是,記住一個生字,再記住有哪幾種字義,然後記住句子,這只是一種平面的懂。比如說「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100多次,每一次的用法含義都有一些微妙的不同。按照我們現在的學法,就是將「仁」的含義歸類,然後記住這些歸類後的含義,但你讀《論語》時,碰到一些詞義變化微妙的地方,還會不大懂。如果能熟讀背誦了,把有「仁」的句子都記住了,把這些句子的上下文也記住了,那麼因上下文關係而發生詞義變化的地方,你自然理解了。你不僅理解了它的含義,你還知道為什麼會是這個含義。這就是一種「立體的懂」,是融匯於血液中的懂。
人大代表稱孩子背誦三字經系毒害心靈
「對於現在有的學校、家長讓孩子讀背《三字經》、《弟子規》的做法,我持堅決反對意見。說嚴重點,我認為這是毒害青少年心靈。」昨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學學會會長彭富春向記者介紹本次全國兩會上他將提出的建議,他對我國目前國學教育「虛火過旺」的現象提出看法。彭富春建議,國學教育必須和現代科學民主的公民教育相適應,而且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更要警惕和防止一些人假國學之名宣傳封建迷信。
臺灣家庭教育中很多方面,特別是「倫理教育」,都依賴於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在臺灣,父子綱常、孝悌之儀非常講究。雖然電玩、流行樂讓很多年輕人玩得很瘋,但回到家裡,這些年輕人都能對父母有著恭敬之心。
臺灣的年輕人,英文讀得很好,西方文明瞭解很多,但他們遵從中國傳統道德來,甚過大陸很多年輕人。一位臺灣作家曾講到臺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情節:電視機前,一對父子面對兩位總統候選人為誰應當選爭論得面紅耳赤,可是一到飯桌前,就「有酒食,先生饌」,立即恢復了傳統的禮讓孝悌。
孩子上學之前,臺灣父母會有意識教孩子背誦一些淺顯的古詩文,會給孩子講中國的童話和寓言故事。良好的教育氛圍,為整個臺灣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也是大陸所不能比擬的。
孝子不能像GDP一樣製造出來
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啟動了中華小孝子工程,還打出了顯眼的「招牌」,5年要培育出100萬孝子,要將孝子進行批量化生產。中國是一個極其重視孝道傳統的國家,所謂「百事孝為先」,但這種大躍進式的培養,流水線式的數量,真能像GDP一樣製造出孝子嗎?留學生機場刺母,公務員打罵父母,孝道缺失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馬英九曾說,臺灣的讀經班是志工媽媽、上千名教師自發組織,在教孩子讀經。十多年前臺灣讀經人口,在北部只有40、50個小學生,到2011年已擴及全臺灣老中青,達200萬人,佔臺灣人口近一成。
臺灣社會有一些讀經班,其學員大都是未成年人,有不少孩子是低年級的小朋友。臺灣父母會主動將孩子送往讀經班,他們還會主動聯繫老師創辦讀經班,因為他們認為在家學習還不如在學堂學的多。
比如,有一個臺灣家長非常想讓自己的孩子跟有經驗的老師學國學,可學員不夠,於是家長就主動為老師招攬學員。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有計畫地學習和背誦國學經典,比如《詩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老子》等典籍。雖然孩子們不會完全理解其中的內容,但通過誦讀可以印刻孩子們的心裏,但長大後內化為一種氣質或精神。
瀋陽一幼兒未報興趣班受特殊對待上課被要求轉頭不看
學了一學期圍棋,棋子兒擺哪都不知道;學了一學期書法,字兒都會寫但不認識叫啥。這樣的興趣班,家長不想再讓孩子上,但卻引來「特殊待遇」:上書法興趣課時,沒報名的孩子自己帶字帖不行;上表演興趣課時,沒報名的孩子小腦袋全都得轉過去。
臺灣人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他們已經形成這樣共識:國是家的集合體,家是國的基本單位。早在2003年的時候,臺灣地區就頒布了《家庭教育法》,將家庭教育定義為「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為健全個人身心發展,營造幸福家庭,以建立祥和社會,而透過各種教育形式以增進個人行家庭生活所需之知識、態度與能力的教育活動」。
家庭教育涉及的範圍很廣,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管理教育以及其他家庭教育事項,父母教育孩子成了義不容辭的責任。
年輕父母每年花數萬為孩子報興趣班只為找玩伴
「又交了1萬多元,學英語是其次,找幾個玩伴兒倒是真的。」近日,家住漢口的劉女士在一家少兒英語培訓班續交了一年的學費。不過,劉女士的目的有些不同尋常,「與其說是智力投資,不如說是感情投資。培訓班上教的那些內容,我自己都有能力教,但孩子跟班上的幾個小朋友玩得攏,比幼兒園的同學還親近,經常一起出外聚餐、旅遊。
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程度非常高,已經接近於歐美地區。1996年,臺灣「教育基本規定」第八條就明確規定:「在民眾教育階段內,家長有參與子女學校教育事務的權利。」在臺灣,所有學校都成立「學生家長會」,下設「班級家長會」,鼓勵家長參與學校各項活動,關心資助學校的發展。
這個「學生家長會」的權力很大,家長不僅直接參與臺灣教育規定的制定,還擁有投票、表決等權利。家長有權參加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工作,參與評議學校課程。家長會可以派家長代表參加學校校務會議,共同參與學校管理。家長還有權參加評審委員會的工作,甚至有權遴選學校校長。在大學裡,家長會經常組織各類學生活動。如果有教師工作不稱職,家長會可直接要求校方「炒」老師。
相反,大陸的家長則一直處於弱勢地位。雖然我們大陸也有家長會,但這只是一種「會議」,不是組織,而且我們的家長會沒有相關法律依據,更沒有規章制度,像一盤散沙,也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家長的作用。
中學向家長索要「教師辛苦費」稱是有良心行為
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一位學生的家長卻向快報反映,大豐高級中學每學期的家長會,變成了「捐款會」,因為每個家長都要拿出300元的「教師辛苦費」,「班主任、老師都在場,你怎麼好意思不交呢?」對此,校方回應稱,收取辛苦費的事情確實存在,原因是學生在校自習,老師要加班加點照看。捐款是家長委員會的善舉,與校方並沒有關係。這筆錢也由家長委員會代管,學校並不過問。
臺灣國學教育基礎深厚,「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等語句時常見諸報端,還有不少名人對經典名句信手拈來。以馬英九為例,他雖然在哈佛大學攻讀的是法律,少兒時代卻在父親的要求下,熟讀唐詩三百首以及《古文觀止》、《左傳》、《論語》等經史百家,還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古文功底深厚。
馬英九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到臺灣的「核心價值」,即「正直、誠信、勤奮、樸實、包容;這些觀念,構成了我們臺灣人非常基本的核心價值」。其實,這來自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廉、勤」,而臺灣人恰好將這些傳統文化資源轉化「核心價值」,這都源自於傳統文化教育的結果。
安徽滁州高鐵站宣傳牌出錯古文作者張冠李戴
細心乘客發現,滁州高鐵站候車大廳裡的一塊宣傳琅琊山醉翁亭景區的大型宣傳牌出現了低級錯誤,滁州醉翁亭被譽為「中國四大名亭之首」,此宣傳牌上竟然將《醉翁亭記》作者寫為「蘇軾」!很多乘客發現後表示很氣憤,高鐵站是城市的窗口,這種錯誤直接影響了滁州的形象。如果有小朋友看到了,還以為作者真的是蘇軾呢。
在臺灣,許多出版機構都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挖掘,比如漢聲雜誌社花了多年才編寫出《中國童話》一書。二十多年來,這套書在臺灣銷售了三十萬套,有一些讀者給漢聲寫信:「這套故事書是我母親買給我們孩子中最喜歡的,也陪伴了我們接近有二十年,這一套我們還是捨不得,因為他是可以給下一代繼續閱讀的好套書
編書者耗時多年,廣泛採集中國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民間故事,將之整理、歸類、改寫、編輯出這套適合現代兒童閱讀的故事。全套十二冊,配合農曆歲時,從年頭到年尾,每天一個故事。以中國農曆的節氣為引,一路發展出節令掌故、歷史及偉人故事、神話、民間傳說……甚至包括科學、地理、宗教等故事,利用各類故事交替穿插的手法,期望孩子們在逐日讀完一年份的故事之後,不僅紮下傳統文化的根基,更在潛移默化中心胸開闊,目光遠大。
另外運用傳統年畫、皮影、刺繡、剪紙、壁畫、雕塑石刻等技法,以毛筆、宣紙細細描繪,將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化為一幅幅鮮活靈動,具有傳統風味的圖畫,讓孩子體會傳統、非西方式的美感。
「恐怖童書」打擦邊球掙大錢小學生看書比膽色
「恐怖童書」如此暢銷,令家長大為憂慮,難道孩子的童年要伴隨著這些「鬼怪」長大?為此,記者採訪了一些兒童文學評論和出版方面的專家,他們表示,現在一些以恐怖、魔幻、鬼怪為噱頭的童書確實搶佔了很大份額的少兒圖書市場,為了利益去炒作、推熱這類童書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應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
自從臺灣王財貴教授、南懷謹先生於90年代初倡導和推行華人「少年讀經運動」以來,在臺灣,讀經教育理論已經廣被家長及老師所接受,讀經的兒童已超過一百萬人,也就是超過了所有兒童的半數。臺灣的兒童讀經比賽,每年有幾十萬孩子參加。
以臺北市讀經協會開的讀經班為例,他們固定在孔廟明倫堂上課,每週都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讀經班的老師都是志願者,老師說,報名的人都要排一兩年才能輪得到。
參加讀經班的家長「本省」、「外省」、客家人都有,大家認同讀經能帶給孩子好處,認為「政治是一時、文化是永遠」。還有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中華經典學會等民間團體,也都用自己的力量推廣國學教育。而臺灣許多縣市還保留了一些很好的傳統,如每年固定舉辦「兒童讀經大賽」,讓3歲以上兒童誦讀《論語》等典籍。
興趣班比托兒費貴4倍家長稱幼兒園強制消費
據郝先生說,興趣班是另收費的,一週上4天興趣班,週一鋼琴、週二書法、週三英語、週四美術。一天上1個小時,每堂課是100元,一個月就是1600元。「這還不算托兒費和其他錢,一個月的興趣班費比托兒費貴4倍!關鍵是這錢花得窩心,這不是變相逼迫嗎?」郝先生說國學教育為臺灣幾代人打下了良好的國學基礎,也形成了全社會的國學氛圍。不但每逢孔子誕辰島內孔廟要舉行慶祝大典,每逢新春社會名流還要舉辦詩歌雅集,政治人物酒酣耳熱時還常常吟詩高歌,前「海基會秘書長」焦仁和就曾在大陸與友人共同賦詩;一位「陸委會」官員也私下透露,上大學時無錢下酒,知交舊好便吟頌《長恨歌》佐酒。
也是因為臺灣社會有這樣的基礎,才誕生出方文山等著名詞作者,也才有《東風破》、《青花瓷》、《菊花臺》這樣古雅的歌詞,掀起華人樂壇的中國風。
如今,國學漸有淡化,不少學者和學生加入到捍衛國學的隊伍中。在世新大學校門口,經常可以看見中文系同學賣糖葫蘆,買的人還可以得到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古人詩句。東海大學中文系成立「大一國文教學改進委員會」,加強寫作訓練。儘管方法不同,這幾所學校的目標卻是一致的,那就是搶救中文,搶救國學。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強大的
教育關注生活其實就是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孔子還知道設置禮、樂、射、御、書、數這些不同的生活課程,實施因材施教,可現在的孩子每每可憐得只有分數高低之別。教育本身原本是一種生活方式,應該是快樂的,卻也似成了「潔本」,只為了博取好名次、好分數是的,我要感謝香港和臺灣,他們庇護了中華的文化,把這個民族美好的習性留了下來,讓很多根子裡的東西免於浩劫。縱然他們也有著這樣那樣的詬病。而我們,縱然我們有了麗茲卡爾頓和半島酒店,有了GUCCI和LV,我們的縣長太太也許比他們最大的官員還要富有,我們隨便一個大片的製作成本就夠他們拍二三十部電影,我們的世博會和奧運會他們永遠辦不起,但走在臺灣的街頭,面對著那些計程車司機,快餐店老闆,路人們,我卻一點自豪感都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他們都擁有過,我們所炫耀的他們的納稅人不會答應,我們所失去的他們都留下了,我們所缺少的,才是最能讓人感到自豪的。
文化,法制和自由是一個民族的一切,別的國家不會因為你國的富豪瘋狂搶購了超級跑車和頂級遊艇而尊敬你的國民。坐在空客330的機艙裡,飛翔在兩萬英尺的高空,一個半小時就到了上海,窗外望去,都是海水。既然我們共享著太平洋的風,就讓它吹過所有的一切…
韓寒讚臺灣庇護中華文化價值馬英九稱驕傲感動
據「中央社」報導,中國大陸作家韓寒在微博提及日前訪臺手機遺失,計程車司機主動送回的插曲;馬英九11日表示,他看了很感動,臺灣展現誠實、善良、勤奮、進取、包容的核心價值,引以為傲…」。我到了臺中地區,住到了一個農民的家裡,一個種花的老農。他當時很興奮,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大陸人。他說今天我請你吃飯,我們不在家裡吃飯,我們到鎮裡面去下館子去好不好?我說好啊,下館子當然很高興啊,但是不要讓我買單。他說怎麼能讓你買單啊,當然不讓你買單。他就開著車帶我去,他開著汽車,後面放著花,前面是坐人的,我們就走,走了兩百米左右,我說停下來,有問題。他說什麼問題?我說我們走的時候,我在最後一個走,沒關門啊,我們大門沒關,小門也沒關啊,沒關門,不行。他說沒關門怎麼不行啊?我說東西在家裡。他說沒事,我們家裡裝了電子攝像頭,來了什麼人,對著電子攝像頭說一下,我就知道他拿了什麼東西,我回來他還給我就行了。我心裏想:在我們這個地方,回來的時候恐怕電子攝像頭都沒有了(笑,掌聲)。
所以我一直想一個問題,臺灣和我們有同樣的文化,為什麼他們有那麼多不可能呢?…
學者於建嶸與臺灣人民的對話
「假如官員把你的房子拆了,怎麼辦?」99%的人回答說不可能,沒有我的同意他怎麼敢拆我的房子呢?只要這個房子是合法的房產當官的不敢的。我說假如拆了怎麼辦?他們會告訴我,到法院去告拆房的人臺灣的傳統文化,真正深植在生活中。環臺旅遊後,我定居雲林縣斗六市就是個驗證。
當時碰到一位同宗姓黃的警官,我念了一首暗藏黃家家譜的詩,沒想到黃警官馬上打開話匣子,最後還論出彼此輩分,這是我在海南老家碰到黃姓老鄉,都沒發生過的事。
在臺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臺灣人有禮貌的程度到令人不可思議地步。
我常說,走在大陸馬路上,不小心踩人一腳、撞人一下,若只是討來一陣破口大罵,已算幸運的;沒想到在臺灣,不管老的、小的、年輕的、男的、女的,都像反射動作似的,馬上對我說「對不起」。到現在我碰到這種反應,還很不習慣,更覺得不好意思,也連忙向對方說抱歉,那種畫面光想起來就讓人莞爾!…
廖信忠:大陸人失去了敦厚的傳統美德
廖信忠:所謂「臺灣將傳統文化保存得更完好」是真的,卻也是許多大陸文化人對臺灣的文化想像,是那種知識份子自以為浪漫的念舊情懷。相較之下,大陸經歷「文革」那代人,常常給我一種陰沉、不信任人的感覺。大陸一整代人甚至是這代人教育出的下一代,都失去了中國傳統上那種敦厚的美德…。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至今興盛不衰,對此,大家早有認識,也早有準備。所以,看到他們在發掘和推廣傳統戲劇中所做的一切,我並沒有感到驚訝。在臺灣,你隨處都能看到,傳統文化活在現實生活當中,且融為一體。比如那些地名,以及店舖和道路的命名,還有街上的那些廣告牌,非常普遍地用到了禮儀廉恥、忠孝節義、仁義禮智、和善誠信,這樣一些字眼。這裡的每一個字都代表著傳統的社會價值觀念。我想這不是一種表面文章,而是一種社會無意識。人們選擇這些字,使用這些字,說明他們喜歡這些字,接受這些字,也喜歡和接受這些字所包含的觀念價值。事實上,社會大眾在不經意之處所表現出來的對傳統的認同,其普遍和深入,更具有社會心理學的意義。這種情況還表現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彬彬有禮而一派謙謙君子之風,給人的感覺很舒服。
而臺灣又是一個從一開始就受到外來文化深刻影響的地方。歐風美雨、東洋西洋,誰沒在這塊土地上留下過痕跡?荷蘭、日本、美國的文化一樣影響了這塊土地。臺灣則在抵抗中吸收,在拒絕中接受,從而完成了自身的文化認同。臺灣的建築最能代表臺灣文化的這一特徵。它是多樣的,也是包容的。這是一個社會和諧穩定的前提和基礎。其實,社會理性的形成,得益於包容和多樣的文化形態,這一點,在民間信仰方面表現得最為突出。中國民間信仰的多樣性是有悠久的歷史傳統的,在臺灣,這種傳統被很好地保存下來…。臺灣名作家張曉風女士的一篇散文《我有一個夢》,她夢想在這號稱中國的土地上,除了能為生物、物理、化學設置實驗室之外,也有人肯為國學建一棟古色古香的書院式講堂,讓老師可以在古風情境中,身臨其境地傳道授業,讓學生耳濡目染,在琴韻書香中吟詩唱詞,潛移默化。
國學精神強調仁愛,強調群體,強調和耳不聽,強調天下為公。這些古訓維繫調節著我們的家庭和社會。今天的我們不用再用「之乎者也」交流,但需要在內心深處找到自己的信仰,在傳統文化滋養下的中國人,其實會優雅而幸福的。
老祖宗留下幾千年的國學是一種讓心靈深處充滿營養的精神力量和共同的回聲。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國學始終該是我們立身處世之根源。借用南懷瑾先生的一句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