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專欄】古代名曲:醉漁唱晚(圖)
古琴曲《醉漁唱晚》,網路圖片。
《醉漁唱晚》是唐代詩人皮日休和陸龜蒙所作的琴曲,曲譜最早見於明刊本《西麓堂琴統》,所載《醉漁唱晚》的解題云:「陸魯望與皮襲美泛舟松江,見漁父醉歌遂寫此曲。西塞山前,桃花流水,其興致恐不相上下也。」全曲描繪了漁人泛舟江上,搖櫓蕩槳,陶醉於山水之間的情景,此曲中《醉漁唱晚》之「醉」不是「瓮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那種消極處世的表現,而是通過漁人豪放不羈和放聲高歌的醉態,表現了皮、陸借醉議政,以醉泄憤的情緒。
《醉漁唱晚》全曲素材精煉,結構緊嚴,是一首精緻的琴曲小品。目前流行的譜本傳自川派琴家張孔山。音樂利用分節奏、滑音指法和音型的重複來表現漁人豪放不羈的醉態,其中有著表現放聲高歌的音調和類似搖櫓聲的音調。
樂曲第一段的引子短小,只出現主、屬兩個音,節拍自由,為琴曲結構中比較典型的「散起」。接著以緩慢均勻的吟揉技法,奏出句幅短小的富有吟唱性的旋律,動作性的搖櫓節奏,表現了暮色蒼茫之中醉漁哼唱漁歌的情景。主題重複時,開始作移高四度模進,句幅也有所擴充,情緒開始上揚,然後以動宕的切分節奏維妙維肖地勾畫出步履踉蹌的醉漁神態。這裡通過對第一段呈現的主題作各種變化重複,從多側面表現了醉漁人醉志清的形象。隨後第二段將主題移高八度,音樂顯得蒼勁有力。接著第三段,主題再次變奏,使音樂情緒更為高漲。下一樂段音樂展開採用斷斷續續的歌唱性的主題旋律片段與強而有力的節奏性音型相交織,而這些斷斷續續的主題歌調時而變形,時而模進,大有「人影婆娑,歌聲斷續」之感。隨著連續的三連音節奏和其下方伴隨強有力的固定低音,音樂即躍入高潮,醉漁豪放不羈,佯狂之態猶見。而後轉至低音,音樂氣氛低沉,呈現出一種茫茫然的情態,猶如醉漁醉後初醒。音樂逐漸平緩下來而至尾聲,用泛音奏出急促的音調,醉漁酒醒,面對嚴酷的現實,表現出一種無限感慨的情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