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偏差行為的孩子,得到應該得到的學習(圖)
(網路圖片)
網路上有這一篇文章,故事如下:
園長跟老師說,三歲半的阿Ben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小孩,可是他的行為問題已經嚴重影響托兒所的情緒,那天早上,阿Ben才動手揮打了老師,表情凶怒還不斷的罵髒話,他們說阿Ben很情緒化,這一秒鐘還很開心的在玩溜滑梯,下一秒鐘已經生氣的動手揮拳打人,有一回還拿自己的頭去撞另一個兩歲多的小女生,嚇的女孩大哭不止,園長跟老師,已經快要投降了,他們試了很多辦法,但是還是沒辦法,甚至現在有些老師,看到阿Ben都很害怕。
我去園所觀察了兩天,阿Ben很容易認,不消說明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開心的玩樂一陣子之後,表情轉變為一種焦躁,然後再繼續玩其他的。
這一天,老師帶著所有的孩子在草皮上說故事,所有的孩子做在軟墊上,圍著老師看著故事書,老師生動的帶著孩子一起唱著公車的歌,阿Ben很開心的又唱又揮手,當故事說完,孩子們在草皮上跟軟墊上翻滾玩樂,阿Ben要翻動一個軟墊圈圈,上面站著一個小男孩,阿Ben不管是不是有人,就翻轉了墊子,把男孩甩了下來,還拉著男孩的領子,要打男孩,幾乎要把對方的衣服脫了,男孩大哭,老師立刻圍上來。
老師安慰男孩,確定男孩沒有受傷,然後轉頭告訴阿Ben。「阿Ben在幼稚園裡面,我們不可以打人,打人是不對的現在你要反省兩分鐘,兩分鐘之後我會回到你身邊」,於是兩分鐘的反省時間,他被放在一個呼拉圈圈裡,他大哭,不斷的尖叫,還從呼拉圈裡面一直跑出來。
我跟老師則不說話的把他放回去呼拉圈裡面,讓他知道我們是認真的,一直到他待在圈圈裡滿兩分鐘,我跟老師回到他身邊,告訴他,阿Ben如果你要翻滾墊子,你要確定上面沒有人,如果有人,你要告訴對方,可以請他下來嗎?或者你可以去翻滾其他的軟墊圈圈,你是很棒的孩子,早上還幫廚房阿姨開門,你這麼棒,老師都很喜歡你,但是打人是不對的,你知道嗎?阿Ben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看著老師,老師又說,David被你拉了衣服,你可不可以去跟你的好朋友說對不起,阿Ben走過去跟David說對不起,然後,老師提醒孩子們,給你的好朋友一個擁抱阿,然後阿Ben跟David兩個人擁抱了一下,繼續回去玩樂。
在協助幼稚園的過程,我們用了很多的小技巧,對有大肢體動做的Ben,我們每天早上在他要進去幼稚園之前,都給他一個原則喊話,用圖片提醒他,進到幼稚園面我們有一雙開心手,快樂腳,還有個美美小嘴巴,我們的開心手不打人,不推人、我們的快樂腳,不踢人,我們的美美小嘴巴,不咬人,不吐口水,不罵髒話,我們愛我們的老師跟好朋友,我們開心的一起玩,說完還要跟Ben做簡單的口頭契約,問他可不可以做到,如果可以就跟老師擊掌。
我們用了幾個故事,跟演戲的方式,告訴孩子,有一個玩具,兩個人都想玩的時候怎麼辦,讓孩子學會「分享玩具」,「找老師」,「用其他玩具跟朋友交換」,「有禮貌的詢問對方」,「輪流玩」等等,讓孩子學習,和諧而有禮貌的社會互動的技巧。每天,老師至少會給小朋友一到兩張貼紙貼在胸口,像是Ben在美勞時間主動分享義大利面給沒有材料的小朋友,幫老師帶比較小的小朋友去上廁所,然後其他老師會在其他時間很驚訝的看著貼紙,問Ben你好棒你有兩張貼紙,你怎麼得到的,這些都在維持Ben的好行為。
剛開始跟老師和園長會談的時候,我有想過Ben是不是過動兒,但是當我跟他一起互動的時候,他就跟一般的孩子一樣,三歲半,還沒有學會良好的互動行為,給他足夠的注意力,跟正確的引導,阿Ben現在是班上反應最快回答問題答案最豐富的孩子。
以上故事是讓我們瞭解,如何處理孩子在學校打人,是老師跟園長在事發當下的最基本責任,基本上學校的師生比率應該是要足夠讓老師們時刻注意孩子的安全。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立克制止情緒高張孩子,避免其他孩子受到太過分的身體傷害,並且即時的行為教育是必要的。任由事情發生然後簡單安撫雙方家長是有點懈怠責任的行為。
處理孩子偏差行為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找出引發孩子情緒高張的「人時地事物」
在接觸這的導火線之前,適當的提醒跟安撫孩子。舉例:孩子可能不喜歡手上有「醬糊」的味道,所以上美術課的時候特別容易焦躁,老師可以在美術時間之前,提醒孩子等一下我們要上美術課,等一下我們可能要黏東西,如果你不喜歡,你可以舉手請老師幫忙。在第一時間安撫可能會焦躁的可能,是預防的第一步。
第二、暫停時間,給予孩子暫停的時間
當孩子開始感受焦慮不安的時候,告訴孩子,我們要不要暫停一下,帶孩子離開團體,做幾個深呼吸,等他準備好再回到團體裡面。
第三、如果孩子情緒已經上來,應該立刻說明,丟玩具是不被允許的,然後給予偏差行為的後果(time out)
把孩子放在某個角落反省兩分鐘,然後回到孩子身邊告知孩子,剛剛他做的行為是不對的,他必須去跟受傷的孩子道歉。帶領孩子去跟受傷的孩子道歉加擁抱,讓孩子知道自己丟玩具,不只他喜歡的活動一切都要暫停,還要到角落去反省兩分鐘,並且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去跟另孩子道歉。
第四、適當可行的情況下,多獎勵孩子當他表現良好的時候
比如說,他幫別的小孩搬椅子,就立刻給他鼓勵,讓這些良好的行為可以不斷被增強,相對的偏差行為慢慢會因為不被鼓勵而消落。
處理受傷的孩子
也許在臺灣,家長們都非常的投入自己孩子的學習跟生活,所以反應跟英國的家長有些出入,通常,沒有受傷的情況下,老師不會跟家長特別說明太多為什麼您的孩子今天被打了,如果孩子受傷了,老師一定會在家長接孩子的時候,告訴家長他們的立即處理方式,通常我看到家長的反應,就是抱抱孩子,告訴他你很勇敢,你好棒。
我想我們的家長也可以思考一下,對於受傷的孩子,給予受傷的同理跟關懷,告訴孩子,你很心疼他在學校被打了,但是他現在沒有哭,也沒有給老師帶來麻煩,真的很勇敢很棒。其實就像是自己的兩個孩子打架一樣,你不會教導孩子說以後不要跟弟弟玩,你也不會跟孩子說,哥哥有病,我們離他遠一點。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很害怕那個欺負人的小朋友,你可以告訴孩子,對方還沒有學會怎麼跟別人相處,你是勇敢的孩子,也是一個很棒的孩子,因為他還沒有學會,我們要給他一點點時間,同時也引導孩子去思考下次如何保護自己,不要過度的把焦點放在被欺負這件事情上面,幼稚園是孩子拓展社交技能的地方,每個孩子都是來這裡學習的,有些孩子可能上幼稚園才開始就學習分享玩具,才開始學著跟其他孩子一起玩,這是很不容易的技巧,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給孩子安心的跟允許犯錯的學習環境,不要一下子就給孩子訂下標籤,希望家長可以更放寬心,讓孩子學會在團體中生活。
其實不管我們幾歲,我們都會遇到跟我們不一樣的人,我們可以學會怎麼跟他們相處,而不是怎麼跟標籤相處。有偏差行為的孩子得到應該得到的學習,受傷的孩子受到應該有的照顧跟保護,其他的,都是多餘的了。
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愛大家的孩子,希望標籤可以被拿掉,然後我們可以只看到孩子本身的價值,每個孩子真的都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