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亡詩人赴德談臺灣經驗(圖)
貝嶺19日在德國茵果市的朗誦座談活動現場。(圖/德國臺灣協會提供)
【看中國2015年05月24日訊】旅居臺灣的中國流亡詩人貝嶺,受德國臺灣協會之邀,17、19日到德國茵果市舉辦茶敘與座談,與來自臺灣的交換生、中國年輕學生、德國中南部臺灣僑胞等暢談臺灣經驗。貝嶺在會中以一位華語作家的身份表示,臺灣之所以是他最佳的選擇,是因為那裡有充分的言論自由,讓臺灣成為目前華語國家中唯一言論自由的國家,這也是他留住臺灣最主要的理由。
17日的茶敘,貝嶺以旅居臺灣數年的觀察來比較他遊走世界各國的感想,也一併提出中國與臺灣在政治經濟與言論尺度上的差異。他以臺灣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做開場,談到自身被中共政權言論打壓的經歷。也提到劉曉波受監禁及其夫人的軟禁情況。由他特殊的身份讓他認為,臺灣作為民主國家但現今法律中卻沒有難民法,這與其他民主成熟國家相比較,實有欠缺之處。
德國臺灣協會在茶會中也播放由陳麗貴執導的「火線任務─臺灣政治犯救援錄」記錄片。該片還原當年國際特赦組織救援臺灣政治犯的經過,給在場參加座談的茵果市國際特赦組織及年輕的中國與臺灣學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19日的朗誦座談則是德國臺灣協會與國際特赦組織、天主教成人教育組織共同合辦。對於茵果市作為一個與中國有緊密合作的產奧迪車城市,也在中國賺取龐大利潤這點,貝嶺在會中期許能透過公民組織要求奧迪善盡社會責任,支持中國民主人士來德國。他鼓勵年輕人要多讀海外有關民主言論的書籍,多瞭解人權、關心人權。
貝嶺目前兼任獨立中文筆會的會長,經常出席國際筆會(IPEN)的他,卻鮮少看到臺灣有代表出席。他特別提出希望亞洲代表能積極參加筆會,關心國際事物,才不會在國際中失去自己的聲音。朗誦座談會中提到繁體字,他表示,中共政府允許印製繁體字古文書,所以他曾用繁體字看完紅樓夢,自己約花了10年的時間磨練,才讓他讀繁體字與簡體字一樣順暢。他說,在臺灣閱讀基本上沒問題,不過,不會閩南話仍讓他感到生活上有所不便。
對於在場中國年輕學子對人權關懷的提問,臺灣協會會長劉威良說,這正是邀請貝嶺來德國的目的之一,希望他與年輕學子交流跟直接接觸,以betway体育手机网 、最直接的資訊讓外界深入瞭解中國人權的近況。朗誦會特別邀請貝嶺多年好友慕尼黑漢學教授Hans Kühner為其引言、提問與翻譯。
原文略有刪節。原標題:旅臺的中國流亡詩人貝嶺赴德談臺灣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