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涼山區美姑縣拉木阿覺鄉馬依村的幾名孩子站在村裡的一處空地上(3月25日攝)
【看中國2015年06月23日訊】號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至今還有7千多萬極端貧困人口,他們的貧困狀態難以想像,大陸有的偏遠地區的村民人畜同住1年吃3次肉;有的看不起病直至眼睛失明;有的家連牆都沒有;有的村民家只剩三面牆;有的村莊,上百適齡兒童上不了學;有的家裡連一張桌子、凳子也沒有……不禁要問,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中國最窮困的人口的生活現狀
四川大涼山美姑縣拉木阿覺鄉馬依村是大陸貧困樣本地區,對當地人來講,吃米飯和肉是一件奢侈的事。大米每10天逢集時才能吃到,肉一年最多吃3次,分別是彞族過年、漢族新年及彞族火把節。如此的貧困是很多人難以想像的。
拉木阿覺鄉馬依村村民爾日書進家的描寫:屋子分成兩半,左側是牛圈,雜草上散落著牛糞,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刺鼻的味道。右側是人住的地方,一塊木板搭在4摞磚頭上就是床鋪。屋中央,地面擺了3塊磚,上頭架鍋,底下燒柴,這就是爐灶。沒有一張桌子,連個板凳都沒見到。土牆被多年的炊煙熏得一片漆黑。鍋裡煮了些土豆,便是他一家5口的午餐,有的土豆已經發了芽。
貴州省荔波縣的部分地區的貧困狀況也令人擔憂,「家徒四壁」來形容這裡的貧窮絲毫不為過。荔波縣瑤山鄉巴平村蘭金華的家裡,連一面嚴格意義上的「牆壁」都沒有。蘭金華和母親住的茅草房已有幾十年了,是用樹枝、竹片拼成的,縫隙裡抹著些牛糞,寒風和光線從無數孔洞透進來。一盞昏暗的燈泡下,柴草、雜物、簡單的農具堆放在一起。角落裡篾片圍成的兩個小窩,就是母子倆的「臥室」。
貴州省荔波縣瑤山鄉巴平村弄哄組,66歲的村民蒙二妹站在自家居住的房屋前,她和兒子蘭金華住的茅草房已有幾十年歷史,是用樹枝、竹片拼成的(3月22日攝)
貧富差距有多大
據德國之聲報導,2014年4月29日,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收入差距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基尼係數約為0.55,表明收入嚴重不均,而美國為0.45。
國際上通常用基尼係數來衡量居民收入差異程度,其數值在0-1之間。數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按照國際通常標準,基尼係數在0.3以下為最佳的平均狀態,在0.3-0.4之間為正常狀態,超過0.4為警戒狀態,達到0.6則屬於危險狀態。
有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十年,中國的財產差距擴大速度遠遠要超過收入差距擴大的速度,人均財富的年均增長率達到22%,尤其是房產價值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5%。而農村的財富積累速度年均增長率只有11%,相當於中國全國水平的一半。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農村尚有7,017萬貧困人口,約佔農村居民的7.2%。
造成貧富差距的原因
造成貧富差距很多因素在於體制。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說,收入差距的迅速擴大的部分原因是中共政府長期以來的發展政策偏向發展城市、沿海和發達地區;相對於農村、內陸和落後地區經濟發展落後甚至停滯。
201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報告摘要中稱,中國大陸巨大的收入差距主要是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造成的。
此外,還包括政府干預過度造成的壟斷性行業與其他行業差距,如壟斷性企業員工特別是高管收入過高;戶籍制度不統一造成的收入保障差別,資本土地市場沒有真正成型等。富二代、窮二代,這加劇了收入差距的擴大趨勢,社會財富的分享更加不公平。
再有中共官僚群體依靠權力資源致富甚至一夜暴富的,權力尋租帶來非法收入、灰色收入、腐敗收入……都是體制因素造成的貧富差距過大;而被權力邊緣化的群體,很難得到發展機會。
大陸貧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並形成了階層和代際轉移,階層固化成為一種很難改變的社會結構,個人努力創富成功的機會也就不均等。在誠實勞動和市場環境公平的前提下,比如教育程度高低給人們帶來的收入差距,這是合理的,社會可以接受。但因起點、機會和過程的不公平所造成的收入差距,人們普遍難以接受。
社會危機或一觸即發
中共體製造成了民生艱難的不滿群體在不斷增加,從城市到農村,受迫害被剝奪利益的工人、農民以及學生,這一龐大的群體,忍氣吞聲,怨聲載道,使中國社會充滿一觸即發的社會矛盾。
中共的司法體系完全被政治權力控制,中國有成千上萬在社會底層遭遇不公的訪民們依法上訪,卻求助無門四處碰壁,也讓走投無路的老百姓,有些人流落街頭,有些人落入「黑監獄」,或被投入正規監獄。中共「維穩」下的中國社會,各種社會危機急劇趨向極端,整個局勢危若累卵。
分析指,「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權力高度壟斷必然導致高度腐敗:貪污腐敗導致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公,國家政權貌似堅不可摧,實則已被蛀蟲從內部啃壞大梁與承重牆,只需一個偶發事件,便轟然倒塌。
北京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王江松曾對外媒表示,「中國這個基尼係數如果是在歐美國家,早就爆發社會革命了,但是中國人是特別能忍的民族,就等著社會矛盾積累得越來越多,實在受不了就揭竿起義。」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