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帝抄平反詔書 天地有感大雨傾盆(圖)
在中國古代,皇帝稱自己為天子,即天之子,置自己於天之下,對上天存敬畏之心。祭祖天地日月是帝王生涯中的大事,歷代帝王都極為重視,這不是形式而是對天地神靈不可動搖的神聖信仰。皇帝要上對天地敬畏,下對庶民恩澤。皇帝對地震、災荒等現象的發生,都看做是上天對自己沒有盡心盡責於民的警示。
嘉慶初年的洪亮吉大案可以說極具代表性。
洪亮吉,清代著名的經學家、文學家。1799年,嘉慶帝下詔尋求治國之策,各級官員都可以進諫上書。洪亮吉上書直言朝政之弊端:「人才至今日消磨殆盡矣。數十年來,以模棱為曉事,以軟弱為良,以鑽營為進取之階,以苟且為服官之計,由所遭者,無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以定衣缽相承牢結而不可解……士大夫漸不顧廉恥……。」由於言辭激烈,不避鋒芒,觸怒了嘉慶帝,洪亮吉遭下獄且判死刑,後來被改為流放新疆伊犁。
嘉慶帝祈雨雨不至
嘉慶五年春,北方大旱,春播無法進行,日子難過。百姓設壇祈雨,哭求上天降下甘霖,但上天不為所動;各級官員出面祈雨,不下;王公貴族出面祈雨,不下;親王皇子出面祈雨,不下。北方驕陽似火,人心浮動,謠言四起。
嘉慶帝心急如焚,親自設壇向上天祈雨,可怕的事情出現了,皇帝祈雨,依然不下!嘉慶帝憂心忡忡,感覺自己有些事沒辦好,激怒了上天!他下令設粥場,賑濟饑民——不下雨;他下令赦免囚犯──不下雨。嘉慶帝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求來一場雨。
終於,嘉慶五年閏四月初三日,公曆1800年5月26日,嘉慶帝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為洪亮吉平反(因為嘉慶帝知道,他最有虧的事情就是對洪亮吉的處理)。
根據《清仁宗實錄》記載,嘉慶皇帝找來軍機大臣,命他們擬一道誠懇的上諭,要表明三個意思:第一,洪亮吉奏褶沒有政治錯誤,只有對君主的忠心,只是說皇帝上朝晚和受小人蠱惑之語未免過激。第二,洪亮吉所說的話具有重大的啟發意義,這個奏褶已經成了皇上的座右銘,時常看,至於勤政和遠離小人這兩點,具有借鑒意義。第三,希望滿朝大臣繼續上疏,對國家大政方針提出意見。
軍機大臣呈上了擬好的上諭,嘉慶帝一狠心,決定把好事做到底。
嘉慶帝親筆抄寫平反詔書 大雨傾盆而下
據《清仁宗實錄》記載,嘉慶帝下令將洪亮吉的奏褶向天下公布,讓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拒諫飾非之主」。為了表示虔誠,他決定把平反洪亮吉的詔書親自抄寫一遍。嘉慶帝抄得很工整,心情很沈重,也很委屈。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改。
最後兩個字是「欽此」。當他寫完最後一劃時,一道閃電劃破長空,緊接著一連串的驚雷壓倒了太監們的尖叫,大雨從天而降!
一百二十年後,中華民國清史館纂修《清史》,在《洪亮吉傳》裡記載了這樣一句話:「詔下而雨!」
總管太監把嘉慶帝請到廊下,然後命太監在雨中奔跑、歡呼,望著眼前的濛濛雨霧,聽著頭上的滾滾春雷,一想到這是來自上天的聲音,一種深深的恐懼感就壓上心頭。
根據《清史稿》記載,嘉慶帝說道:「天鑒捷於呼吸,益可感畏。」嘉慶帝的意思是說,我治理天下,上天監督我,兩者敏感的像呼吸那樣密切,太可怕了。
讀者朋友,看到這兒,你是否也感到了上天的奧秘、上天的威嚴、上天眼睛的關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