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連跌後:大股東股權質押風險顯現(圖)

【看中國2015年08月26日訊】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統計,剔除已解押股權後,今年以來共有873.43億股股權被質押,涉及上市公司1031家,涉及質押市值達1.53萬億元。

但在經歷連續幾個交易日的暴跌後,越來越多個股跌破股權質押警戒線。截至週二收盤,一共有有221.99億股跌破理論警戒線,參考市值達到4928.46億元,涉及上市公司395家;同時,還有142.34億股已跌破理論平倉線,參考市值達3224.3億元,涉及上市公司262家。

何為股權質押

上市公司大股東因為資金的需要,在不減持公司股票的情況下將所持股權質押給受讓方獲得相應的融資。其質權方一般為為銀行、信託等金融中介機構。出於風險控制考慮,金融中介一般會給出質押基準股價、質押折扣率(可通俗理解為放貸比例)、警戒線、平倉線。

銀行等金融中介在做股權質押貸款時,根據企業經營、市盈率等情況,按照質押基準股價的折扣率設定一個「警戒線」,上市公司股東會被要求追加擔保,若股東手中可追加的股份或資金不足,而公司股價繼續下挫至基準股價的「平倉線」,則由質權人進行平倉處理。

國金證券的調查顯示,現在股票質押的質押率主板50%到60%,一般為50%。小盤股或優質創業板股票30%到40%,一般為30%。中等規模股票需要看情況,在30%-50%之間。

質押人和融資人在同一條船上

面對股價大跌,融資方(企業)只有四個選擇:補充質押股權、補充抵押現金和提前回購股權,第四個選項則是停牌。如果這上述條件都無法滿足,被質押股權將面臨被券商和銀行強行「平倉」,但對於一些流動性不足、質押股數佔總股本比例動輒超過50%的個股,一位券商人士表示不知道該怎麼操作,行業內並無先例,「但總要找到人接盤」。

一位在大型券商負責股權質押業務的資深律師對證券時報表示,隨著股價快速下跌,他們部門近幾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催促客戶追加抵押品,各個客戶都「補倉得特別厲害」,所幸的是客戶一直很配合,目前還沒遇到客戶不追加抵押品的情況,但和上次暴跌不同的是,大家開始討論,如果股價繼續這樣快速下跌,可能會出現行業首例「爆倉」案例。

無疑誰都不願意看到「爆倉」,上市公司股東特別是大股東不想放棄股權,券商和銀行們也不想當這個不光彩「行業第一」,質押人和融資人已然坐在同一條船上。

一位券商人士表示,目前不會逼客戶太緊,也不會輕易變動警戒線和平倉線比例,「萬一對方資金鏈斷裂,對我們也不是什麼好事」,但股價要是繼續下跌,券商也只能不斷催促客戶交錢。

停牌成「最佳」選擇

想辦法讓公司停牌此時似乎變成了最佳的選擇。儘管這個辦法看起來有些鴕鳥政策,但一位券商人士對證券時報表示,「理論上,這個時候股票停牌對雙方都好,抵押品的賬面價值一直停留在停牌前,我們不用再催收抵押品,而股東也可不必再追加抵押品。」

以華信國際為例,被質押的股數佔總股本比例位居兩市第一,大股東已經質押了自己擁有的九成股權。不過,自6月15日以來,華信國際一直處於停牌狀態。業內人士稱這類質押率過高的風險在於,一旦股價下行,客戶或會面無券可追加的危險。

牛市之初埋下伏筆

儘管八月以來,在近期震盪市背景下,不少銀行和券商一再調降質押率,不斷收緊已經在不斷收緊股權質押業務。但股權質押觸及臨界線的隱患早在牛市之初就埋下了伏筆。

第一財經的報導認為,一方面,銀行等金融中介出於業務需求,在牛市瘋漲期為股權質押放水。一些銀行自去年牛市行情初現就加大了對上市公司股東的股權質押式回購業務力度。有券商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銀行股權質押業務是在和券商的融資融券搶跑道,只不過券商融資融券給小客戶,而銀行針對大客戶。

另一邊,牛市熱錢湧現,上市公司股東融資需求強烈。自今年上半年以來,股價的快速上漲推動了股權總體價值的提升。出於個人資金使用或者上市公司融資之需,選擇股權質押對企業的大股東是個兩全其美的選擇,既獲得了融資,又保留了自身股東地位的穩定。

「負反饋」的惡性循環

國金證券在8月6日的報告中表示,股權質押的影響不容小覷。因在一個持續下跌的市場中,股權質押標的股票的跌幅達到一定程度會引發連鎖反應,如果股東不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的話,標的股票的賣出壓力會很大,而這又可能導致標的股票的進一步下跌,可能形成一個「負反饋」的惡性循環。

如果股價持續暴跌,將觸發股權質押的大面積清盤,作為出資方的銀行或者信託風險也會「變現」,壓倒資本市場。股票質押的連續爆倉會導致上市公司的迅速瓦解,如果發生市場恐慌、投資者信心全無,跌停的股票無法賣出,銀行或信託資金無法回流,導致壞賬。此時,作為風險承擔方的銀行和實體經濟就會承受比較大的衝擊成本以致無法脫身,股市也會因股權質押的風險暴露而遭遇惡性循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