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美國:新羅馬帝國的崩潰(上)

【看中國2015年09月12日訊】美國是實質上的新羅馬帝國。從疆域上,羅馬帝國環繞地中海,利用航海的便利條件形成空前規模的大帝國。美國則利用各大洋作為通道,以超越世界其它國家總和的海軍和空軍力量,維持著海洋邊緣地區的秩序。羅馬帝國主要通過軍事征服和劫掠,滿足軍事集團的財富消耗;通過版圖內各地區的經濟交換,維持整個帝國的經濟運轉。美國則以超強的農業、工業、技術服務業和軍事為後盾,以美元和所謂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理念口號為主要工具,在全世界推行美國主導的經濟系統。隨著美國產業逐漸衰落,美元、理念口號和軍事成為美國的主要獲利工具,給美國帶來巨大的低成本財富,試圖滿足美國國內大多數人不可滿足的物慾消耗。

羅馬帝國起源於羅馬共和國。在共和國時期,羅馬人通過合理的軍事和經濟制度相結合,實現版圖的早期擴張。在共和國中後期,羅馬進入執政官和元老院共治的階段,通過平民與貴族的權力分配,形成實質的軍事帝國,實現版圖的大規模擴張。在奧古斯都(屋大維)成為羅馬皇帝后,羅馬正式成為帝國,開始實質上的衰落。公元9年,屋大維在位時期,日耳曼部落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消滅羅馬3個軍團、3隊羅馬同盟軍騎兵和6隊輔助步兵,嚴重削弱了羅馬帝國的軍力,屋大維也開始對外採取守勢。圖拉真在位時期,繼續進行版圖擴張,將羅馬帝國的版圖增到最大,但軍事力量的削弱已經無法彌補。隨後,羅馬帝國內部矛盾重重,包括貧富分化、地區差異、人口素質日益低劣。而且,在停止軍事擴張後,軍隊參與到國內政治中,導致多位皇帝被殺,進而發生分裂。隨著軍事力量逐漸削弱,野蠻人開始入侵羅馬帝國,並且消滅西羅馬帝國,西部歐洲開始進入分治狀態。

美國最初是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殖民地主要採取英女王授權,當地居民以基督教為組織的共和自治模式。殖民地在打敗英軍、宣布自治後,曾經採取過各殖民地進行鬆散聯合的邦聯形式。由於擔心英國及其它強國的入侵,各殖民地才舉行會議,建立共和國聯邦的美利堅合眾國。各州(State,共和國)具有高度主權,聯邦政府和總統權力很小。在林肯執政時期,藉機發動戰爭。在北軍打敗南軍,並且佔領南部地區、對南部地區實施軍管後,美國開始進入聯邦權力高於各州權力階段,美國開始向帝國模式轉化。林肯作為帝國模式的關鍵開創者,也受到美國社會主流的高度頌讚。在羅斯福新政後,廢除國內金本位,美聯儲可以根據政府的需要印鈔,而且聯邦政府可以通過借債,實施財政刺激政策。在經濟刺激政策陷入困境後,美國逐漸參與二戰,聯邦政府也獲得空前的權力,包括徵稅和擴大軍隊。在聯邦政府掌控貨幣、財政、軍事和稅收等壟斷權後,美國的帝國模式成型。 而且,經過美國總統與國會之間的深入博弈,總統擁有越來越大的權力,越來越像帝國元首,美國的帝國模式日益深入。

隨著帝國模式的深入,美國日益衰弱。在聯邦共和階段,美國以購買和兼併的方式,加速版圖的擴張。在外部擴張過程中,南北方的經濟模式不相匹配。數次規模越來越大經濟危機後,北方為了轉嫁危機,支持對南方的戰爭。北方勝利後,美國統一大市場建立,經濟得到迅猛增長。同時,美國在海外擴展,佔領一些重要據點。但同時,美國的經濟危機規模也日益增大,經過多次拯救後,美國終於迎來了1929年經濟危機和大蕭條。

實質上,羅斯福新政與希特勒經濟政策一樣,都屬於國家社會主義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與希特勒經濟政策一樣,都需要通過擴張來解決過剩產能,擴張的關鍵方式就是戰爭。在美國參與二戰後,支持老邁的英帝國,並且與極端邪惡的蘇聯共產主義帝國聯手,共同打擊較為邪惡的德國。如果不是美國潮水般的物資湧入蘇聯,蘇聯早已在德國的打擊下覆沒。二戰後期,羅斯福擁有超過全世界的軍事力量,卻將盟友中國的權利出賣給已經極為虛弱的蘇聯。杜魯門上臺後,否決一些歐洲戰場將軍繼續東進、將東歐從邪惡的蘇聯解救出來的動議;而且,杜魯門繼續支持出賣中國的協議,由蘇聯佔據中國東北和北部朝鮮,並且任由蘇聯對中國東北的掠奪。隨後,杜魯門和馬歇爾與蘇聯一道,支持中共,卡斷對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援助。最終中共在蘇聯的直接援助下佔領中國大陸,成為共產主義陣營的一部分。可以說,羅斯福和杜魯門共同把美國最大的盟國—中國—變成敵人,成為對美國最具深遠影響的事件。

北韓入侵南韓後,杜魯門迫於麥克阿瑟等將軍的壓力才同意出兵。在後期,聯合國軍具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杜魯門禁止美軍和韓軍北上打垮接近崩潰的中共軍隊,讓韓戰基本以平手結局,再次拯救了中共。到了越南戰場,美國已經變得極其軟弱,最後被中國支持的越共打垮,把越南也送入共產主義魔爪之下。即使在古巴這個美國的傳統勢力範圍,也讓卡斯特羅輕易成功,開始了共產主義的恐怖統治,美國似乎表現得束手無策。里根總統上臺後,通過對蘇聯的強硬政策,最終導致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這只是美國的迴光返照,美國內部日益腐化,決定美國的實際力量加速下滑。

在美國內部,有兩個相互衝突的主要力量。一是憲政共和派,以共和黨中的保守派為集中代表,主張削減聯邦政府權力,強化地方政府和個人權力,也就是回到美國建國初期以基督教為社會基礎的憲法和法律模式。這個群體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基督教保守派的白人中產階級、農場主、中小企業主等。近幾年,一些少數族裔中的中產階級也開始向這個群體靠攏。

二是帝國集權/民主派,以民主黨為代表。從根本上,集權/極權和民主是一體兩面,相互支持。大集權/極權宣傳大民主,大民主反過來支持大集權/極權。在整個社會中,支持民主的人越多,就會支持日益強大的政府。二戰前,強調民主的群體主要是工會,相當一部分人將蘇聯(而不是美國)看作自己的祖國,意圖通過人多的方式操控美國政治方向。二戰後,隨著蘇聯逐漸恢復元氣,尤其是共產主義佔領中國後,共產黨向美國多個群體滲透。在共產黨的支持下,美國黑人平權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先後獲得投票權,美國大民主機制逐漸成型。這個群體主要依附帝國集權機制生存獲利,其中包括政府機構、大企業、大金融機構、教育和文化傳媒系統,以及大多數黑人、女人和少數族裔。

美國的內生性經濟增長是保守派力量推動的增長。美國獨立的基本經濟原因是英國對殖民地增收關稅。由於各殖民地以基督教新教(尤其是清教)為基礎、以自治的方式建立。在英國經歷光榮革命後,殖民地的經濟基本理念更加明確,也就是無權利者不納稅,不納稅者無權利,納稅就要享受相應的權利。英國不經過殖民地同意,隨意對殖民地增稅,等於把殖民地看作可以隨意徵稅和盤剝的奴隸。所以,帕特里克亨利提出「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根本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經濟主權。

美國社會的發展,一方面依靠基督教為基礎的社會教育,持續提高整個社會民眾的創新和生產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憲法和法律維護有產者的權利,激勵人們努力創新、努力工作。而在這樣的社會中,不論是企業主還是中高技術的富裕工人階層,都支持保守派立場。隨著美國社會的知識積累達到爆發點,以及美國版圖擴大,美國經濟增長顯著超越英國,到19世紀末規模總量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農業和工業國。

19世紀後期開始,美國中低收入工人階層受馬克思主義影響,以「階級鬥爭學說」組織工會,通過罷工和暴力破壞等手段與企業主鬥爭,以達到提高收入的目的。其中,中國工人工作過於賣命,影響了階級鬥爭,其它族裔工人不僅對中國工人實施暴力襲擊,還策劃民主黨主導的「排華法案」,基本斷絕了中國人到北美求生的機會。不過,在這個階段,由於美國保守派理念的強盛,企業主的強硬立場,工會並沒有獲得很大的進展。

二戰後,美國全面進入規模增長為主導的帝國經濟模式。1929年經濟大蕭條後,高失業率支持羅斯福上臺。羅斯福新政延續前任總統胡佛的救市措施,只不過更加凶猛。胡佛救市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缺乏擴張政府權力的意識。羅斯福則強力擴大政府,尤其是廢除金本位,實施美元對黃金大貶值,並且進行空前的基礎設施建設,並且開始推廣GDP的概念。這種大政府措施致力於數量的增長,而不是質量的增長。在羅斯福第二任期時,美國經濟數量擴張到達頂點,進入死氣沉沉的衰退。

二戰中,美國支援蘇聯,與蘇聯合力消滅德國,等於消滅掉歐洲的主要工業產能。二戰後,隨著非共產主義陣營的經濟重建和發展,美國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始擴張,美國的帝國經濟模式逐步完善。在這個階段,雖然美國內生性企業仍然在發展,但是在美國經濟中所佔份額逐步降低。美國日益依賴國際市場,包括購買能源和原材料,並且在銷售美國產品,並且從國際投資中獲利。

在美國經濟的對外數量擴張過程中,企業家和中高技術工人的作用日益降低,而更多需要工人的數量增長。由於企業家和中高技術工人主要以中年以上的白人男性為主,而不論黑人平權運動還是婦女解放運動,都是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概念,削弱高知識技術的白人男性的影響力,增加黑人和女人的話語權。隨著這些概念的普及,大量黑人和婦女進入工業勞動力市場,填補勞動力數量空缺。而且,美國大量吸納新移民,填充就業崗位,支持美國的對外經濟擴張。大多數民眾體會到這些概念帶來的經濟利益,因此越來越積極支持這些概念。

在大政府、大企業和大金融機構的帝國經濟系統支持下,美國教育和文化傳媒為了自身利益,也全面轉向帝國經濟的支持者,並通過對青少年和民眾的思想灌輸,將保守派企業和中高收入白人男性描述為階級壓迫者(資本家)和唯利是圖的富人。實際上,基督教保守派的勢力日益削弱,保守派企業逐漸萎縮為中小企業,中高技術的白人男性和農場主在社會中的比例日益減少。

隨著規模擴張,工業發達地區普遍成為帝國經濟和文化的主要支持者。工業發達地區擁有最多的大企業,以及最多的工業人口。在美國,由於經濟金融特點,在規模增長到一定程度後,就需要按照法律法規成為上市公司。而企業規模增長到大企業或者超大企業後,股權變得極為分散。在這樣的企業中,實際上已經變成民主制企業,股東通過民主投票選出自己覺得好的董事長。這時候,大多數董事長和CEO已經不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負責,而只是為了自己在位時的短期業績,保障企業的表面穩定,讓自己得到高薪。同時,在這些地區,智力和能力較為底下的人群容易找到工作,也能夠僅僅憑藉勞動力或者某種單項技能而生存,所以大量向這些地區聚集。而工會利用將這些勞動力組織起來,通過罷工和談判相結合的手段,持續向企業索取高薪。對於大企業CEO來說,企業不是自己的,所以可以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處理問題。其中,很多CEO為了緩和關係,息事寧人,持續對工會讓步,答應工會各種不合理的條件。這些讓步的結果是,從長遠損害了股東的利益,同時支持了工會和工人的貪婪與懶惰。隨著工會的勢力日增,工人的收入提高,整個地方的政治和文化環境也相應改變。民主黨成為這些地區的絕對統治力量,民主黨與大政府、大企業和工會相結合,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人本主義觀念滲透,告訴民眾,帝國會照顧民眾的生活。在這些地區,絕大多數民眾希望在帝國的照顧下生活,所以相應的思想也最為興盛。

隨著亞歐經濟恢復,美國經濟迅速衰落。在美國與自己支持建立的蘇中共產主義進行冷戰和局部熱戰時,歐洲和東亞經濟開始迅猛增長。其中,日本和德國從廢墟上重建,成為恢復增長的典型。而且,日本德國是典型的質量增長型經濟大國,通過持續進行產品升級,生產出質優、價廉或者節能的產品,與美國數量導向的產品進行競爭。其中,日本是隱形財閥與企業家相結合的機制,而德國更多是家族企業管理方式,都強調企業主能力與中高技術人員的特殊地位。而同時,東亞、東南亞、南歐等國則進入中低端產品市場,同樣與美國進行競爭。在歐亞的競爭壓力下,美國經濟遭遇嚴重困境。其中,中低端產品市場的工作機會大量流失,不過因為對帝國投資回報的影響較小,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而美國重工業產品生產已經轉變為規模主導,而且工會極力保護能力低下、工作散漫、甚至故意破壞生產的工人,導致產品質量低劣。在日德等國的競爭下,美國曾經大為領先的鋼鐵、機械、汽車、造船等行業遭到沈重打擊。在國際競爭的壓力下,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等觀念並沒有救美國,沒有提高美國企業競爭力。同時,這些觀念與美國傳統的基督教保守派具有根本的衝突,美國工業無法回歸到以保守派主導的內生質量導向經濟上。

帝國經濟模式是完整系統。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直接競爭是產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間接競爭是各國政治和經濟模式的競爭,而根本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美國在19世紀崛起的根本原因在於,從殖民地時期進行的基督教基礎教育。在17-18世紀,不僅殖民地民眾的識字率達到95%以上,而且培養出民眾堅強的性格和較為突出的技術能力。只有基於這樣的民眾基礎,北美殖民地民兵才在缺衣少食的極端劣勢條件下,打敗處於絕對優勢的英軍而獲得獨立。二戰後,在帝國經濟主導的教育系統中,持續對基督教保守教育進行清除,同時加上與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等人本主義相匹配的內容,導致美國教育系統的質量急劇下降。隨著政府控制大多數中小學的學校,這些公立中小學校迅速垃圾化,相當一部分成為垃圾學校。而且,在政府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變本加厲,進一步干涉高質量的教會學校和私立學校,導致這些學校的教育質量也在持續下降。結果是,青少年的智商和創新能力比1950年代顯著下降,而且身體和精神更脆弱。當青少年成長後,美國員工總體的敬業精神和綜合知識技能嚴重衰退,意味著美國重工業從基礎上失去競爭力。在越來越絕望的情況下,美國企業試圖通過帝國思維模式進行解決:對內,美國企業以愛國為口號,要求美國人買國產車,消費美國產品;對外,美國政府壓制日本,要求日本「自覺」減少對美國產品的競爭。但是,美國消費者在經歷一次次劣質產品的損害之後,決定拋棄美國車。而日本企業則通過在美國設廠,繞過美國政府對日本的壓力,對美國企業進行更直接的打擊。

重工業的衰敗,對美國的帝國經濟造成重創。帝國經濟的基礎是大型經濟,也就是大規模投資,獲得大規模產出,進而實現大規模回報。在羅馬帝國時代,戰爭是最大的投資,戰利品是最大的回報。而在工業革命後,工業成為主要投資,尤其重工業是最大的投資和回報領域。雖然隨著經濟發展,服務業佔據經濟的主要比重,但是重工業在經濟中的地位並沒有實質改變。在以日德等國的重工業競爭下,美國重工業大幅衰退,大量大中型工業企業倒閉,嚴重動搖帝國經濟基礎。曾經最為發達的美國東北部重工業地區,逐漸成為嚴重拖累美國經濟的「鋼鐵生鏽帶」。鋼鐵生鏽帶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數十年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有一些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提出過問題,並且希望美國企業能夠應對國際競爭。但是,美國的整體系統已經轉向帝國經濟,根本無法快速掉頭,所以美國重工業繼續朝著既定的方向衰敗。2008年次貸危機後,美國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破產,福特汽車和通用電氣接近破產,成為美國重工業瀕臨全面破產,帝國經濟被拖垮的關鍵標誌。(待續)

(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供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生於0715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