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獲獎 響亮打臉中國院士制(圖)
「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0月06日訊】(看中國記者蕭華綜合報導)85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獎,這是大陸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科學家,一時群情振奮,被刷爆了朋友圈,也觸發了中國媒體及公眾對於中國院士制度的檢討。網友還順便嘲諷官方,指屠呦呦是「三無」科學家,又多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無疑是對學術官僚一次響亮亮的「打臉」。
屠呦呦雖然因為領導研製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並屢獲國內外獎項,但她先後多次被提名參選中醫科學院院士卻一直落選。
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據瞭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幾次被提名參評院士,但由於性格原因均未當選。
大陸網民在社交媒體紛紛發表評論,批評中國目前的院士制度。其中一位網友表示,「屠老太太獲諾獎,等於扇了中國院士制度一個大嘴巴!」
屠呦呦獲獎 響亮打臉中國院士制
中國人向來對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諾貝爾獎情有獨鍾,被戲稱為中國人有諾獎情結。為此,在幾年前,中國曾推出選拔100名「具有衝擊諾貝爾獎、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潛力」的傑出人才的計畫,被稱為諾獎百人計畫,被各界院士所包攬,想來作為「三無人員」的屠呦呦與此無緣。
當時,諾獎「百人計畫」一出爐便遭到網民「吐槽」。有人認為此計畫是一場科研領域的「大躍進」;也有人認為這種「敢死隊」模式不過又是一次瓜分科研經費的盛宴。不可否認,將「獲獎」作為人才培養的「目的」本身具有濃厚的功利主義色彩。
福卡智庫10月5日發文稱:諾貝爾獎本是對科研人員學術創新的認可與鼓勵。對科學家來說,真正支撐其奮鬥不懈的是對真理的追求、對自然奧秘的探索精神,諾獎不過是研究成果的「副產品」。如今將手段當作目的,多少有些本末倒置。
文章認為:一方面,中國科研的管控制度與諾獎學術自由的指導思想本質上是背道而馳的。與國外教授治校不同,中國高校的行政色彩頗濃。不但外部有龐大的教育行政機構指手畫腳,從校長任命、學位授予到各種科研經費的分配無不掌控在行政權力手中,即便是高校內部也被「校、院、系」縱向管理體制割裂。研究難以獨立,學術難以自由,科研、教學、學術甚至院士評選都淪為行政權力的附屬品,又怎會有創新?
另一方面,基礎教育急功近利扼殺國人的創新能力。「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讓莘莘學子不得不從小學就開始「備戰」,而就業只認學歷(及證書)不認能力的現實更讓「填鴨式」教育變本加厲。不但功課堆積如山,著名的「北大清華工廠」衡水中學,僅高中三年做過的試卷厚度就超2米,而號稱「贏在起跑線上」的各式補習班(如奧數班)早已透支學生心理底線。截至2010年6月1日,中小學生患憂鬱症比例高達5%-6%。
中小學生在機械的教育機制中喪失了天性與活力,而變成記憶的機器,自然與創造力「絕緣」。教育機械化、行政化,學術官僚化讓中國教育偏離教育的本質,諾獎「戰績不佳」也就不足為奇了。
「院士制度是利益制度」
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魯白教授在接受鳳凰網採訪時也批評說,中國的「院士制度目前還不是一個榮譽制度,更是一個利益制度」。
魯教授進一步解釋了目前中國院士制度的問題說,「目前雖然院士是選舉出來的,但投票者選院士已經不再完全依靠科學成就了。關係、運作和好處成為了一些新的因素。有些人被選上去的時候,意味著有些人被選下來。選下來也是跟這個制度有關係的。」
魯教授最後建議說,「院士應該回歸到一個榮譽,表彰一個階段性的工作,榮譽的認可並不意味著有很多額外的利益。特別是那些理應通過學術競爭才能得到的利益,這個應該回歸學術競爭,把院士制度去利益化。
有網友留言說,「尊敬留給屠教授,而膝蓋獻給兩院院士的評選制度,就這個體制,誰不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