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7月18日訊】銀行資產仍在持續惡化。上週五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銀行不良率為1.81%,創近七年新高。不良率似乎沒有要停止攀升的跡象,對此,銀監會引導銀行通過多種方式遏制不良貸款的增長,其中包括今年備受市場關注的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銀監會提出要擴大試點的機構範圍,壞賬處置將提速。
不良率創新高
截至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1%,相較於一季度末的1.75%攀升0.06個百分點,這一數據也創近七年新高,僅次於2009年一季度末的2.04%。
從近一年半來看,不良率在六個季度中上升了0.42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從去年初以來的六個季度,銀行不良率分別為1.39%、1.5%、1.59%、1.67%、1.75%和1.81%,漲幅沒有明顯加速,均在0.06-0.11個百分點之間。
但這一趨勢令人擔憂,在不少銀行業人士看來,銀行不良率遠未見頂。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雖然目前不良率仍然可控,但每個季度都持續上升顯然不合適,會導致風險更多的積累。
不良貸款規模不減反增。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銀行資產總額212.31萬億元,不良率1.81%,而去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為199.3萬億元,不良率1.67%,不良貸款規模增長了近5000萬元。
證券化試點將擴容
銀監會對遏制不良貸款提出要求,包括要進一步挖掘銀行業金融機構回收核銷不良資產的潛力、激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批量市場化處置不良資產的活力、提升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效參與不良資產處置的能力,以及擴大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機構範圍。
其中,時隔八年重啟的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是今年市場關注的一大熱點。目前,首批試點的銀行中,招行和中行均已發行了不良資產支持證券,其他四家銀行也在積極籌備中。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證券化試點的額度與當前銀行壞賬規模相比可謂杯水車薪。據瞭解,首批6家試點銀行的總額度僅為500億元,不及今年行業新增壞賬的零頭。不僅如此,不良資產證券化能解決的問題有限。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證券化的方式只是把不良資產從銀行表內移除,看起來不良率低一點,但並沒有減輕核銷的負擔,沒有提高不良資產的回收率。趙錫軍進一步表示,從銀行業總體不良情況和處置情況來看,證券化並不是常規化手段,即便擴大試點,也還是在摸索和積累經驗階段。
防患未然更重要
據瞭解,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最主要方式是剝離,其次是內部核銷。
趙錫軍介紹,剝離就是銀行把不良貸款轉給資產管理公司,此前國家扶持成立了四家大型的資管公司,現在一些地方政府也成立了地方資管公司,能夠有助於剝離地方金融機構的壞賬。此次銀監會也提出,要提升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參與處置壞賬的能力,可以看出監管層在引導銀行採取多種方式處置壞賬。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比起後期處置,前期加強對風險的管理更為重要。趙錫軍認為,在資產形成之前,就應當充分做好風險控制,包括貸前審查,貸中、貸後管理等,儘可能減少不良資產的形成。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表示,銀行不良率持續上升,和前期缺少一種對不良資產動態核銷的機制有關。發達國家的不良率隨時生成、隨時處理,而國內現在還沒有日常性處理不良資產的手段,如果有動態消化機制,至少可以進行有效的對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何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