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人口之國 為何能創造2300個世界名牌?(組圖)
是的,你猜的沒錯!這個讓人驚艷的國度就是德國。
人們通常認為,德國這種高素質的民族性格,則得益於對教育的重視。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開始搞工業化的,英、法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國。在很多人看來,德國戰後之所以能崛起,與他們「嚴謹」、「勤奮」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而人們通常認為,德國這種高素質的民族性格,則得益於對教育的重視。
德國的強大,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就決定了。
有人說,德國的強大,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就決定了。在德國,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門坎很高,你若想成為一名中小學教師,要花上數年的時間來準備心理學、教育學考試,尤其是難度最大的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德國的制度設置又基本杜絕了「走後門」的陋習,單純的德國人要想成為中小學教師,競爭和篩選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熱愛教育而又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成為教師。
德國人民具有非常普遍的文明教育意識。
另外,德國人民具有非常普遍的文明教育意識。
在中國,沒有誰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有禮貌,但是所有人都會討厭你的孩子。——我們把這種「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禮儀之邦的俗語是「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跟一個德國朋友出去,路過郊區的一條小河,看到一個小孩在釣魚,旁邊卻放著兩根釣竿,德國朋友不高興地走過去,問道:「怎麼有兩根釣竿?」(德國規定釣魚一個人只能用一根釣竿)
小孩回答說:「跟同學一起來的,他上洗手間了。」(果然不一會,上洗手間的孩子回來了)
德國朋友繼續問道:「有執照嗎?」(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執照的)
兩個小孩趕緊掏出執照:「有呢,你看。」
「帶尺子了嗎?」德國朋友又問道(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尺子,釣上來的魚不到規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帶了帶了。」兩個孩又連忙掏出尺子來。
「哦。」於是德國朋友就走開了。
一旁的我很奇怪,不知道朋友為什麼要管那麼多,「那兩個是你家親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認識他們。」
「什麼?不認識?怎麼可能呢?那人家幹嘛要聽你管教?」
「呵。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我們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德國朋友淡淡地說著。
正如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說的那樣:「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