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比房價泡沫更可怕的是什麼?(圖)

【看中國2016年10月08日訊】近來,大家常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個經濟名詞就是「貨幣超發」。在「十•一」長假這幾天無論到哪裡吃飯,大家都在提這個事,似乎貨幣超發已經深入人心。

確實,150萬億的貨幣對應去年67萬億的GDP,已經超出了一倍,這麼多的貨幣很明顯是超發了,而且還超發的太多。無數學者和經濟學家都在批評這個事,但其實之前也說了,如今的經濟已經得了癌症:如果不放錢出來,實體經濟就完蛋;如果放錢出來,房地產的資產泡沫就會率先膨脹。

這就是目前經濟的巨大問題,經濟中的錢太多,而這些錢如果不給他找個很好的池子,統一禁錮或者消滅,就會出大亂子,無論是炒農產品,還是通過外匯轉移財富,都是我們不能承受的。所以房地產在這個時候,也就承擔起了這個角色,通過房價不斷地上漲,然後回收禁錮流動性,讓這些錢不至於到社會上去禍害經濟。


中國的M2增速和商品房銷售均價漲幅比較(網路圖片)

其實,早在70-80年代就已經有過這樣調控的先例,那會兒的上海牌手錶、永久牌自行車、甚至大白兔奶糖,都算是奢侈品。只要社會上的流動性一多,物價要漲的時候,都要加量生產手錶、自行車、大白兔奶糖,然後,老百姓把富裕的錢都買這些奢侈品了,社會流動性也就平衡了,不至於讓超發的貨幣,過多的影響居民生活。

而現在就是這個思路,房地產就是當代社會的奢侈品,經濟需要房地產來禁錮流動性。2008年之後,房地產已經脫離了功能屬性,而逐漸變成了金融產品,就連最近,瑞士信貸的陶冬發道歉信的時候都說,他算錯了房地產的行情,是因為還在把它當成消費品來計算,實質上他已經是很典型的金融投資產品了,剛需在裡面已經微不足道。於是,我們發現,2008年以後的房地產價格隨著流動性的氾濫越漲越多,越漲還越快。而伴隨而來的是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確實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讓居民物價並沒有出現大幅的上漲,2008年之後,通脹基本上沒有再氾濫。而壞消息就是,如今的這個蓄水池已經滿了,已經變成了堰塞湖,變成了懸在經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變成大殺器。換句話說,不能再往這個湖裡裝水了,光禁錮財富已經不行,必要的時候,一定要開始「消滅財富」。

房價泡沫破裂就是一個最好的消滅財富的方法。北京的房地產市值相當於城市GDP的11倍,上海也是10倍,而當年日本東京的泡沫頂峰的時候,樓市市值可以買下美國,但只有GDP的2倍,所以連隔壁大連萬達的王健林都說這是史無前例的泡沫。如此巨大的泡沫一旦破裂,必然結果就是沒有流動性承接,所有市值都瞬間暴跌。有價無市就是房地產的最終歸宿。大家可以想想股市,一場股災下來,有統計每個股票賬戶平均虧損4萬元,這是很典型的一次消解流動性的過程,股票漲,儲蓄存款搬家,高位接盤,然後股票暴跌,市值蒸發,儲蓄再也搬不回來了。樓市也一樣,樓市漲都在買房而且貸款買房,儲蓄搬家,背上幾十年的債務。而一旦房價跌,無人接盤,也就再也賣不掉了。但貸款和債務還在,之前幾十年和之後幾十年的儲蓄全部都被消滅了。這些錢不會再去炒農產品,更不會再去想著換美元,於是經濟的風險就大大降低。在炒房受傷之後,預期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可能大家也就能靜下心來好好工作了,這樣,經濟癌症也就解了,央行以後再放流動性,也就能夠繞過房地產,直達實體經濟。

有人說,不對啊,錢都給地方政府和開發商了,房價跌了也不可能消滅財富呀?其實這種想法是邏輯錯誤。給您舉個例子,想想股市,開發商賣房相當於IPO賣股,一旦上市之後就是投資者和投資者之間的交易了,也就是說大量的存量房價格已經翻了幾倍,而這些都跟開發商和地方政府沒關了,只有剛剛賣了新房沒住兩天的房子,跟開發商有關,betway体育手机网 的市值約等於新房價格。2年前的新房,估計房價市值都已經漲了不少了;10年前的房子,估計漲了10倍,轉一次手就會加一次槓桿;同樣一套房子,買賣一次,銀行都要給他貸款,而要消滅的就是這些漲上去的市值。

所以,現在正在小心翼翼的給房地產和流動性做著手術:去年的股市、今年的樓市、以及剛剛出臺的限購限貸的調控,細思極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