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革命樣板戲《紅燈記》看49年前工人的生活(圖)
京劇革命樣板戲《紅燈記》劇照。
革命樣板戲《紅燈記》裡,李玉和在滿鐵做一個扳道工人,應該說是鐵路上最底層的工作,可他的工資可以養活多少人呢?
《紅燈記》告訴我們,除了他自己,還有他母親李奶奶,他女兒李鐵梅,還有他另外兩個工友的家屬,而且這還是溫飽有餘的生活!《紅燈記》是革命樣板戲,想必自然不會拔高當時日本和滿洲國皇帝的執政水平。
從一些公開的數據,我們是不是可以推算一下當時滿洲的人均GDP呢?當時全中國人口4億5千萬,滿洲人口3千8百萬。1945年,全中國人均GDP為40美元。當時,滿洲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和發達的農業,其GDP約佔全國GDP的2/3。通過簡單的計算,不難發覺,當時滿洲的人均GDP居然是315美元!30年後的1975年,中國大陸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根據描寫當時情況的那些紀實文字,普遍認為,在沒有被蘇聯破壞前,當時東北的GDP佔全國的60%─70%。
滿洲工業產值在1936年為8.07億元,1940年達到26.47億元;生產力指數上升幅度超過60%。形成了包括冶金、礦業、飛機、機車和汽車製造、造船、紡織、交通運輸和能源等工業部門的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前東北財經委員會調查統計處編《偽滿時期東北經濟統計》第②─1頁。轉引自孔經緯:《新編中國東北地區經濟史》,1994年版,第477頁。)
1939年滿洲國有鐵路全長超過一萬公里,成為當時東北亞鐵道運輸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滿洲國建立了一萬兩千所小學、兩百所中學、一百四十所師道學院,以及五十所技術及專業學院和一些軍官學校。在滿洲國民教育育系統中,共有六十萬學生和兩萬五千名教師。另外,還有一千六百所私立所學校(日本批准),一百五十所宗教學校以及哈爾濱地區的二十五所俄國學校。
再看《紅燈記》中李玉和與鳩山的對話:
鳩山:從前在鐵路醫院我給你看過病,還記得嗎?
李玉和:哦,那時候,你是日本的闊大夫,我是中國的窮工人......
中國的窮工人怎能看得起外國的闊大夫???
李玉和在滿鐵做一個普通工人,就可享受醫療保險,自然看得起外國的闊大夫。
1949年至今,中國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