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保護「吹哨人」的國家才有未來(圖)


Theranos公司的CEO伊麗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女士。她曾經是美國天空閃耀的創業明星,
因為騙局的戳穿,一夜之間就被拉下神壇。(電視節目視頻截圖,來源:美國之音)

【看中國2017年1月4日訊】開年第一天上網,《華爾街日報》那篇《Theranos告密記:一名美國90後「太子黨」的抉擇》吸引了我。中文標題使用「太子黨」純粹是出於吸引中國讀者的需要,因為美國很少這樣形容政要顯貴的後人們,倒是英文標題Theranos Whistleblower Shook the Company—and His Family中突出了主角的社會角色,即「吹哨人」(Whistleblower)。閱讀過程中,我不由得想起近日因使用「死亡稅率」形容中國企業稅負太重而被當局約談的經濟學教授李煒光,想起中國至今仍陷獄中的38位新聞記者,以及許許多多因為「吹口哨」而失去自由並由此陷入厄運的中國人。

一個美國創業神話的破滅

還是先來看這個故事的「前世」吧。報導涉及的Theranos公司,早在2015年10月16日就成為《華爾街日報》一篇報導的醜聞主角,該報記者John Carreyrou在那篇報導中,曾報導過Theranos公司的血液檢測技術存在問題,講述了化名科林.拉米雷斯(Colin Ramirez)的泰勒向監管機構投訴的過程,從而將這家享有美譽的公司最隱秘的危機展現給外界。從那時到這家公司轟然倒塌,總共只花了6個月。導致這家公司破產的原因在於,這家曾轟動一時、號稱從手指頭採樣幾滴血就能替代傳統抽血檢驗,並宣稱將以這項技術覆蓋760億美元血檢行業的明星高科技公司,其核心技術竟然是個騙局。

該公司的CEO就是那位19歲從斯坦福大學畢業的伊麗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女士,她曾經是美國天空閃耀的創業明星,是無數有志青年夢想追隨的傳說人物,因為騙局的戳穿,一夜之間就被拉下神壇。

剛出爐的這篇報導是讓Theranos的吹哨人走上前臺,並披露了他那不平常的家世。《華爾街日報》這樣介紹:「他的檢舉,讓曾被視作創業神話的血檢公司Theranos估值一瀉千里,也令自己的家族關係失和。他是美國前國務卿喬治.舒爾茨(George Shultz)的孫子,泰勒.舒爾茨(Tyler Shultz)。」

如今已屆95歲高齡的喬治.舒爾茨曾先後擔任尼克松政府的勞工部長和財政部長、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第一任負責人,並擔任里根政府的國務卿,與里根私交甚篤。1989年,里根給喬治.舒爾茨頒發了象徵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的自由勛章。從舒爾茨家族與這個公司的利益關係來說,這位孫輩的年輕人選擇做吹哨人,其實比普通人面臨的困難並沒少多少。

由於祖父喬治.舒爾茨在Theranos公司擔任董事,泰勒有緣於2011年在祖父家結識伊麗莎白.霍姆斯這位生物科學界的傳奇人物,出於崇敬,他將自己在斯坦福大學所學的機械工程專業改成了生物,以便畢業後能夠進入伊麗莎白.霍姆斯親手創造的Theranos公司工作,參與到這個未來的宏大事業當中。

但進公司之後不久,他就發現了問題,也與其他發現問題的同事私下交流過意見,他開始採取行動。動機很單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出於「希望保護患者的健康和祖父喬治的聲譽」。2014年4月11日,他向公司創始人伊麗莎白.霍姆斯發郵件投訴:公司篡改研究數據,無視不合格的質檢結果。他沒等到霍姆斯女士的答覆,卻等來了公司二號人物總裁桑尼.保爾瓦尼(Sunny Balwani)給他的一封電子郵件:「看在你是舒爾茨先生孫子的份兒上,我才會在工作以外拿出這麼多時間來親自回覆你的這種問題。」

泰勒只好辭職,用化名聯絡了紐約州公共衛生實驗室,聲稱Theranos操縱了被稱為實驗室能力驗證的流程,沒有得到相關機構的反響。2015年初,泰勒開始以保密線人身份向《華爾街日報》記者吐露內情,走上了艱難的吹口哨之路。

即使家世特殊,「吹口哨」也很艱難

勿庸諱言,美國的大公司背後都有蛛網一般密佈的政界關係,同時也會有強大的實力律師團隊擔任其法律顧問。報導披露,喬治.舒爾茨於2011年加入Theranos董事會。他在胡佛研究院的同僚、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前國防部長威廉.佩裡(William Perry)、前參議員薩姆.納恩(Sam Nunn)也在差不多同時加入該公司董事會。董事會的超強陣容給Theranos罩上了一層權力、人脈和背景的光環,公司頂著這個光環從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研發霍姆斯標榜為革命性產品的血檢設備。

就算是泰勒這種「太子黨」,要想撼動這種大公司也會遇到重重險阻,比如威脅、跟蹤、盯梢等等。連他敬愛的祖父都疏遠他。所幸美國是個法治國家,儘管近年來受到權力的嚴重侵蝕,但法治精神猶在,各行各業都會有一些有責任心的公民。泰勒更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敢於吹口哨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hn Carreyrou——這種相遇很重要,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大空頭》裡的兩位年輕投資者就沒這種運氣了。美國「雷曼時刻」到來之前,查理.蓋勒與傑米.施普雷曾根據其他投資者的分析,看出美國房地產市場極不穩定,有可能發生次貸危機,曾找過他們的大學同學,一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這位記者認為自己好不容易才在華爾街有了人脈,家有一個孩子與正在讀碩士學位的妻子,不願意冒風險做向華爾街吹哨人,理直氣壯地拒絕了同學提供的線索。

當然,泰勒的勇氣還來自於他對美國法治的信心。泰勒認為「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我公開反對不法行為的權利,我絕不會因欺凌、恐嚇和揚言起訴的威脅就閉嘴。」如果想知道這位青年艱難的吹口哨歷程,可以去讀《華爾街日報》這篇細節豐富的文章。

美國之所以偉大,就在於這個社會不僅有吹哨人,法律也保護吹哨人的權利。世界也因為有這類人的存在而變得更美好。

中國吹哨人為何總難逃厄運

這是一個美國故事,這個故事當中的幾個元素,比如政商關係,在世界其他國家都存在,只是表現形式不同;有的則不存在,比如對「吹哨人」的法律保護。

中國的政商關係遠比美國更加直接與赤裸裸,這種關係不僅只體現在政界要人的背書上,更主要地體現在企業對政界關係人直接的利益輸送上。美國《紐約時報》、彭博社幾年前曾經報導過平安保險公司與前總理溫家寶、央行行長戴相龍家族的關係,還報導過馬雲、王健林這些中國超級大富豪與中國政治局幾屆新老常委家族之間的利益輸送關係。但這些信息的披露,不是依賴吹哨人,而是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失敗者,即利用職務身份掌握了大量「涉及黨與國家領導人家屬的國家機密」的周永康及其屬下國安系統的官員。

在中國,沒有人期望體制的受益者們出來吹口哨,因為統治集團早就成為享有特權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體。最瞭解紅色家族腐敗的人是紅二代成員,但我們看不到他們有人出來向這種體制說「不」,相反,他們還為保護這個體制竭盡心力。普通民眾與記者,如果想當吹哨人,其遭遇通常非常悲慘,這個體制的代表不僅不保護這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士,反而與官僚系統沆瀣一氣,共同迫害他們。受到這類迫害的人數之多,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名單。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舉報希望工程腐敗的楊柳女士,檢舉山西噴灌工程弄虛作假的新華社記者高勤榮先生,檢舉核污染而屢遭殘酷迫害的甘肅迭部縣792鈾礦職工孫小弟。在中國這個社會良知被殘忍踐踏的國家,這些良心人士卻不得不為他們的良知付出慘重的代價:楊柳女士在多年迫害後重病辭世;高勤榮先生被誣陷入獄經歷了長達八年的牢獄之災;孫小弟先生從1988年開始舉報該礦核污染及官員貪污腐敗的問題之後,跟蹤、盯梢、威脅、住處被砸、本人被毆打就成了他的生活常態,最後還被送去勞教。更可悲的是,這些人經常陷入孤立無援境地,比如孫小弟身邊的核污染受害者們因為畏懼權力而被迫對孫小弟一家採取孤立方式。

據有過山林經驗的人說,黑暗的森林裡最危險的時候不是有各種聲音之時,而是萬籟俱寂之時。因為百獸噤聲,意味著有巨大的危險比如老虎之類猛獸正在逼近。如今,中國經濟、政治領域的危機都已顯山露水,當局再努力剿滅最後一些敢於吹哨人,面臨危險的不僅是政府,還有為統治集團陪葬的中國人民。

註:吹哨人(英語:Whistleblower,又稱告密者、告密人、吹哨者、舉報者、揭黑幕者)指的是一個揭露一個組織(無論是私有的還是公共的)內部非法的,不誠實的或者不正當的行為的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何清漣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