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 國產動畫竟然如此可怕!(圖)
國產動畫《熊出沒》(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2月8日訊】這幾天,鄭州家長張女士有些鬱悶,3歲半的兒子最近一不開心,就嚷嚷著「我要砍死你」,要麼就到處叫人「臭狗熊」。原來,小傢伙迷上了《熊出沒》,總愛模仿其中的動作和語言。正是這種模仿,讓張女士很擔憂,她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選擇動畫片。
其實,這已不是國產動畫第一次被家長吐槽,前不久一位廣州媽媽怒斥國產動畫的帖子在網上火爆起來,她細數了國產動畫的「三宗罪」,在網路中引發眾多爸爸媽媽的共鳴。為何只能製造讓孩子們無法下嚥的動畫「盛宴」?
一位廣州媽媽怒批國產動畫三宗罪
兒子今年5歲半了,從2歲半兒子喜歡看動畫片開始,我也斷斷續續跟著兒子看了一些集《喜羊羊》、《熊出沒》、《果寶特攻》、《大耳朵圖圖》......然而,越看越憤怒,越看越無語,我不由得想問:
中國真的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國家嗎?
中國真的是一個沒有道德感的國家嗎?
中國真的是一個沒有幼兒教育的國家嗎?
中國真的是一個不關心孩子不關心成長的國家嗎?
為什麼,為什麼這些連中央一臺都在播出的動畫片卻包含了如此多令人不安的因素?為什麼這些動畫片教給孩子的不是愛,不是感恩,不是文明,不是知識,不是應該具有的正面能量?為什麼這些動畫片宣揚的更多的是暴力、是惡俗、是無聊、是無法無天?
首先,比如中國最火的,電視電影天天播出的《喜羊羊》和《熊出沒》,我對其總結出三宗罪:
罪1:宣揚暴力
這兩部動畫片的「狼」們和「熊」們有多種「暴力」行為:打、撞、碰、淹、烤、燒、熏、噴、電、槍射、繩子吊、車碾壓……
儘管有時還「此地無銀三百兩」地打出「動畫情節,請勿模仿」的字樣,可是對於沒有任何分辨力甚至連字都不認識的幼兒來說,模仿不正是他們最基本的能力嗎?而且,我更納悶的是:既然你明明知道這些是不適合孩子模仿的情節,是不健康的情節,又為何要設計呢?江蘇連雲港某小學生模仿《喜羊羊》情節把同伴綁到樹上燒烤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
罪2:宣揚生命的「不死」
這兩部動畫片裡呈現了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暴力」方法,可是奇怪的是每一種暴力都看著「恐怖」,可是主人翁們就是「不會死」。狼們從天上重重地摔下來,「啊」的慘叫,然而,沒死;熊們被獵槍射來射去,子彈呼嘯而過,然而不會死;光頭強更是經歷了無數種「慘無人道」的「酷刑」:被電得「啊」「啊」亂叫,被高空墜物砸得腦袋都扁了,被從車上重重摔下來,壓過去,但是,不管怎麼「哇哇」亂叫,結果卻總是「不死」……
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教育啊:從此,孩子怎麼知道生命的脆弱?怎麼知道生命的可貴?怎麼知道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的生命?
罪3:宣揚「惡俗」的社會理念
比如《喜羊羊》,不明白為什麼非要把「灰太狼」設計成那樣「怕老婆」的形象?如果中國的男人們都像灰太狼那樣「怕老婆」、「唯老婆獨尊」,那中國的男人還像男人嗎?中國的男人還有男人味嗎?如果中國的男孩從小都被灌輸這樣的理念的話,男孩怎麼發展出男性的特徵?怎麼呈現出陽剛之美?
其實,這還算好的,你再看看《果寶特攻》的情節,看看「果寶」們被打得「果漿遍地」、鮮血淋漓的畫面你就知道那警匪片中的暴力真不叫暴力;你再聽聽「果寶」們的「台詞」,你就知道什麼叫庸俗、什麼叫無恥、什麼叫社會化!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非要把動畫片的情節拍得這麼「暴力」,把語言拍得這麼「惡俗」呢?我就不明白了,難道拍動畫片的人就不明白什麼叫真、善、美,什麼叫假、惡、醜嗎?
看中國的動畫片,做父母的,想讓孩子學會懂禮貌、講文明?沒門!想讓孩子學會珍惜生命、保護生命?沒門!想讓孩子學會友愛相處,和諧友善?沒門!想讓孩子學會孝順父母、感恩懂愛?那更是痴心妄想!至於說,你還想讓孩子學點知識,學點科學,學點先進理念?那你就做夢去吧!
可是,你再看看國外的動畫片:
看看《巴布工程師》,你知道什麼叫溫馨、友愛、團結、勞動,你知道什麼叫克服困難、相信自己,你知道什麼叫付出、奉獻、熱愛,你甚至知道工程、機械是怎麼回事。
看看《托馬斯的火車》,你知道亂髮脾氣是不對的,你知道人要學會克服猶豫和恐懼,你知道要增加自控力、要勇敢、要堅強、要努力,你知道做火車要做一個「可愛」的小火車,做人要做一個「可愛」的人!
你再看看電影《海底總動員》,那種父子之愛、那種朋友之愛拍得多麼感人啊,當看到小丑魚父親找不到兒子的焦灼、焦躁、不顧一切時,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當看到小丑魚兒子找不到父親時那種焦灼、孤獨、可憐時,我的眼睛濕潤了……這部電影,那樣美地教給了孩子什麼叫「愛」,什麼叫「珍惜」,什麼叫「感恩」,教給了父母什麼叫「教育」,什麼叫「鼓勵」,什麼叫「放手」,什麼叫「信任」!
可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們就拍不出這樣的動畫片?為什麼我們就拍不出這樣有真正教育意義的動畫片?沒有辦法,我只能給孩子下載《米奇妙妙屋》,可是配音的不理想讓孩子並不是非常喜歡。
《巴布工程師》、《托馬斯火車》和《海綿寶寶》在某種程度上依然存在著文化的語言的差異,孩子看得也不夠投入!反而是《果寶》和《熊出沒》,每次看都樂得屁顛屁顛的,可是,短暫的「歡樂」之後,帶給孩子的是什麼?孩子自己不明白這種熏習漸染的影響,做父母的卻非常明白,也非常焦灼!
難道,我們的大中國真的缺人才嗎?為什麼好的動畫片,好的繪本,好的幼兒書籍大都是國外的?13億人的泱泱中國啊,有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古國啊,早有《三字經》、《千字文》的中國啊,真的就做不出真正有教育意義,有正能量的幼兒讀物了嗎?
也許,不是。根本的是重視不夠,根本的是對「幼兒教育」的重視不夠,根本的是對「教育」的認識不夠,根本的是經濟利益的驅使所致!
然而,豈不明白孩子正是每個家庭的未來,是我們社會的未來?豈不明白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是國家的希望?沒有發展正常的中國教育,怎麼會有發展良好的中國孩子?怎麼會有發展良好的中國未來?
我呼喚中國的媒體人:中國的動畫真的亟需變革了,變革了這個,就是拯救我們的孩子。我懇請中國的媒體人:請救救孩子吧,請救救孩子的未來吧!
感悟:看到這篇文章感受如這位媽媽一樣,深感中國大陸教育的匱乏,特別是幼兒教育,這是教育之基礎。教育如同修房子,根基不穩如何能讓孩子成為真正的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