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實力實際上比你想像的小得多(圖)


(Getty Image)

【看中國2018年1月3日訊】本文譯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月1日刊登的西澳大利亞大學Peter Robertson教授的文章,題目為「中國的經濟實力實際上比你想像的小得多」。以下為文章譯文。

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經濟實力其實遠小於美國,也小於我們三個亞太聯盟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的總和。

近年來,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報告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的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以購買力平價(PPP)換算成美元,估計約為19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17萬億美元的GDP。

中國的經濟規模是澳大利亞潛在經濟機會一個很好的指標。但中國的崛起也使得中國將如何使用其經濟實力越來越令人不安。華盛頓和堪培拉都被問到如何平衡我們的經濟利益和這些日益增長的政治和安全方面的擔憂。作為一個大國,中國可能會堅持更多地接受它自己的理想和優先考慮來作為經濟參與的條件。然而,作為一個獨裁政權,其野心並不明確,可能與亞太地區的澳大利亞及其他民主國家不太一致。同樣,中國在南中國海的獨斷重新激起了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和美國通過「四邊安全對話」進行安全合作的興趣。

中國經濟實力引發的擔憂是真實的,但在某些方面被誇大了。具體而言,中國年度GDP達19萬億美元這個數據是根據購買力平價換算來估算的,該數字誇大了中國對世界市場的影響。

這是因為購買力平價換算告訴我們,在中國你需要多少錢才能相當於在美國購買同樣的東西。如果生活成本與美國相同,它是衡量中國GDP有多大的一個方法,但它不是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經濟足跡的一個指標。

要衡量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經濟足跡,一個合理的標準是它可能改變國際市場供需的能力有多大。當出口時,它們必須接受以市場匯率為基礎支付。同樣,當進口時,它們也必須根據市場匯率以外幣支付。這就是說,把中國的市場規模與美國的相比較,我們需要使用市場匯率把中國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然而,以市場匯率來衡量,中國的GDP只有9萬億美元,幾乎是美國的一半。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實際上可能只有美國的一半。

出於同樣的原因,遊客們往往發現他們的錢在發展中國家更經花。也就是說,如果你把美元換成人民幣,你會發現你在中國的購買量可能比在美國多得多,特別是在非貿易商品和服務上,如理髮或街頭食品。購買力平價換算告訴你:譬如你買一籃子物品,你在中國需要付多少錢,換算成相當於在美國需要多少錢。對於遊客而言,這是非常有用的,也是比較各國生活水平的好方法。但這不是衡量你實際可以買多少。為了衡量中國經濟的潛在影響力,重要的是買賣能力。

同樣的推理也影響到我們應該如何思考亞太地區民主國家的合作關係。

以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的GDP小於中國。但是按市場匯率計算,它們的市場規模總和超過了中國。正是因為採用購買力平價換算,使得中國看起來過大,令日本相對於其在世界市場上的真實買賣能力看起來過小。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和美國的GDP總值代表了一個比中國大三倍的市場。這些差異是相當大的,而且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經濟機會和安全聯盟的價值。

若妥善解讀的話,可以說中國是一個大國,但要達到美國的經濟實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雖然中國非常重要,但亞太地區民主國家的市場規模不容小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趙亮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