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古卷】知止(圖)


清心寡慾,知足常樂。(圖片來源:pixabay)

古籍中常常提到要適可而止、知足常樂、進退有度,這關係人生的禍福、家族的運勢,甚至關乎國家的興衰命運。

《道德經》云:「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對此,一種理解和體悟是:聲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樣更為重要?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更為貴重?獲取和丟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慾望。知道到什麼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老子還講過:「知足者富。」

劉伯溫在《郁離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關於「知止」的寓言小故事。

粵地的工匠善於造船,越王先用了他們中的一個好的,命令管米倉的人給他上等的糧食吃。粵地的造船工匠都敬仰他。到了年底,這個工匠對越王說:「我不僅能造船,而且還能掌船。」越王相信了他,在雋李之役中,他駕船在五湖水面上遇到了大風,船沉了,人也淹死了,越人都憐惜他。

郁離子說:「這就是屬於畫蛇添足一類人啊。人不論智愚,只要懂得適可而止,就可以功成而身不毀,因此,以伍子胥之賢良,而不能避免毀身。伍子胥到吳國去,只不過是希望替他父兄報仇而已。等到他進入楚都並鞭打楚平王的屍體,這也就夠了,還有什麼再要求的呢?他卻不離去,結果沉沒了自身,這是不知道適可而止啊。」

隋朝大儒王通在《止學》中有言:「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才能出眾者未必智慧超群,真有智慧者並不顯山露水。地位尊崇其實充滿危險,有智慧的人不戀權位。大智慧的人知道適可而止,小聰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謀劃,智計有窮盡的時候而天道卻沒有盡頭。

唐代杜光庭有言:「貪之與足,皆出於心。心足則物常有餘,心貪則物不足。貪者,雖四海萬乘之廣,尚欲旁求;足者,雖一簞環堵之資,不忘其樂。」--貪婪、慾望、不滿足都是出自人的內心。內心平和知足,所需所用之物足矣;內心貪得無厭,即使得到許多仍不滿意。貪心的人,即便擁有四海天下,還是要不停地四處貪求、索求無度。知足的人,即便生活貧困、物資緊缺,卻一樣樂在其中、知足常樂。

得意時不忘失意時,適可而止,知足不貪,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如逢春風得意,就無所顧忌,索求無度,得寸進尺,往往物極必反,反受其害。只有內心清靜祥和,才能真正無求而自得其樂。這不是刻意而為,而是自然而然,無為而得,心中自是又一番天地與快意。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