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們注定要艱難而孤獨地老去(圖)


在市場買菜的老人(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3月9日訊】如果說「養兒防老」是傳統中國特色的話,構建一種社群意義的老年生活,似乎是比較靠譜的、中國式的養老方式。既然無法和子女生活在一起,那就想辦法和更多的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大家在互助中走完最後一程。

這可能就是我們必然面臨的命運。隨著老齡社會的臨近,這樣的日子越來越近。除了擁抱這種命運,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

下面是一個典型的「未來中國」敘事。

一對夫妻在醫院裡,住在同一個病房,病床連在一起,一起輸液,互相安慰。他們達成一個絕望的協議:如果有一個人不幸離世,另一個人就選擇自殺,因為剩下的一個,本來就難以存活,再拖延下去,尊嚴注定會喪失殆盡。

孩子們在幹嘛?他們在北京幸福地生活著。兩個孩子都已結婚,房子在150米左右,他們屬於中產中的「頂端」,接近精英階層,這是讓人羨慕的境遇。兒媳婦的一句戲言,讓老兩口認識到了自己的命運:小康生活的定義,是人均住房達到36平米,三口之家,正好小康,兩個老人住進來,就保不住小康了。

這個細節,當然會被網友抓住。不少人攻擊兩個孩子「不孝」,也有人埋怨這對老夫妻還是不夠有錢,如果能幫孩子買到更大的房子,結果會不會不同?這些爭吵,反映了中國人普遍的焦慮。事實上,這對老夫妻和孩子的關係相當不錯,他們住院後,孩子回來陪伴,但是被他們勸走了。

孩子有自己的工作,這種陪伴注定是短暫的、無效的,老夫妻在IPad上看孩子的照片集,沉侵在回憶之中。這是一個動人而讓人傷感的場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將迎來真正的老人社會,與子女分離的「空巢老人」會成為相當普遍的現象,而人們的普遍焦慮表明,我們不但沒有找到辦法,也沒有做好準備。

傳統死法

在記憶裡,老年總是與家人為伴

中國人之所以還會受到這樣的困擾,是因為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曾見識過傳統的死法。

我目睹的第一例長輩的去世是曾祖母,她在我讀初中的離世,活到了100歲。她的最後時光,三個兒子帶著三個大家庭圍繞在她周圍。百歲生日已經提前慶祝,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這一天。她停止呼吸的時候,子女們在她周圍閒聊,甚至都沒注意到她的去世。她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說給我的:「不要坐在地上,會著涼」,其實,當時我並沒坐在地上。她的意識已經模糊,完全做到了「走得很安詳」。

曾祖母離世的時候,祖父都快80歲了。他很滿意的是,在對自己母親的照顧方面做到了完美,每一頓飯他都認真負責,尤其是最後兩年,每一頓飯甚至都有了儀式感。曾祖母去世後,祖父知道,自己的日子也不會太久了,他親自監工,為自己打造了一副上好的棺材。從買木料到加工、上漆,他都要求做到一絲不苟,等棺木慢慢晾乾,他在上面搭上一層防雨塑布,心滿意足地等待著那一天的到老。有一天,被查出了癌症,他好像鬆了一口氣:不治啦,等著吧。

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死亡。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這種死幾乎是完美的:自己在世上沒有太多遺憾,子女的生活也讓自己放心,自己死的時候,子女能夠陪在身邊。子女將放聲痛哭,同時也會懷念自己。這樣,對於那個死後的世界,就不會感到恐懼,因為死亡並不是一種「終結」,不是「生」的對立面,在子女的記憶力,自己仍然是鮮活的。

近來熱映的好萊塢大片《尋夢環遊記》,用親情牌打動了全世界。我們常說「西方文化」裡家庭觀念比較淡漠,不像我們那樣重視傳統親情。但如今我們的傳統家庭生活,卻也正日漸稀薄。

這種傳統的死亡,和中國式的傳統養老方式是分不開的。農業社會,大家都生活在大家庭中,子女不會離開父母,子女的一生和父母並沒有太大不同。最終,人在死亡的時候,也會獲得一種「大團圓」,這才是真正的圓滿。當然,這也是一種權力模式,子女必須讓父母滿意,才算做到了「孝」。在鄉村社會,「孝」是所有道德的核心。

這種死亡,以及這樣的養老方式,都注定會煙消雲散,事實上,它已經消亡得差不多了。放眼全中國,還有多少人能在父母老的時候陪在身邊?父母與子女的分離,已經成為中國人普遍的命運,也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

農村的年輕人要到城裡務工,小城市的青年以到大城市站穩腳跟為成功,而北上廣的父母,又會把幫助孩子能到國外讀書、甚至移民,看成是自己的目標。一種新的價值觀誕生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分離和遠走,就意味成功。就和文章開頭的那對工程師夫妻一樣,是自己的奮鬥讓自己變成了「空巢老人」。

現代性死亡

孤獨,是我們必須接受的轉變嗎?

這不是什麼人類社會的新景觀,而是一種全球性現象,也是「現代」的一種表現。

在社會學家麥克法蘭看來,大家庭的分離,以及父母與子女的分離,是英國進入現代的標誌之一,這一過程發生在17世紀,比別的歐洲國家都要早一些。那種期盼父母能與子女一起生活到老的想法,是典型的農業社會思維。過去,中國人會把家庭觀念差視為歐美國家的一個「缺點」,如今,卻也步發達國家的後塵,來到這一天了。

或許,我們必須改變對老年和死亡的看法。「在孤獨中」,對老年人來說,並不是什麼不幸或者意外,而是普遍的、必然的。它是一種常態,也是現代人必須擁抱的體驗。中國人不得不學會如何與孤獨相處,學會獨自面對老去之後的日子。

過去,子孫環繞被視為是一種圓滿,那些沒有孩子的農村老人,無依無靠,被稱為「五保戶」,政府不得不想辦法來救助這些「鰥寡孤獨」,這種幫助雖然很微弱,卻也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後來的養老模式:人必須告別家庭,而投入到社會之中。

現代的死亡,是一套複雜的儀式:工業化的焚燒代替埋葬;集體的墓園,代替了過去的孤墳。人最終的歸宿,變成了墓園裡的一個小小的編號,在他們周圍,是那些陌生人的骨灰。和傳統的死亡相比,現代的死亡無疑死得更徹底。

不會再有魯迅在《藥》中所寫的場景:死者家屬在墳地相遇,他們還會聊上一段,過去的階級差別以及理念之爭,都化為塵土。如今,人們在清明節這種法定節日裡去祭奠死去的親人,不管是死去的還是活著的,都處在一個陌生的社會。都在人群中,都在熱鬧中,但也都在孤獨中。

中國式養老

錢,能解決問題嗎?

以中國人大無畏的性格,我們更怕的並不是死去後的「孤獨」,而是老年。離開子女也不是問題,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呈現出讓人信任的養老方式。

如果我們留意新聞就會發現,那些敏銳的騙子,已經注意到養老這個大藍海,有不少以「養老公寓」為名的項目,最終都讓老年人既失去了公寓,也沒辦法養老。針對老年人的騙局層出不窮,從理財、健康再到出國旅遊,老年人都成為騙子捕獵的對象。這是最讓人擔心的,要抵抗孤獨無助感,又要防止騙子,幾乎超越了老年人的能力。

就全球來看,似乎也沒有特別理想的辦法。在荷蘭,有一種獨特的老年公寓,大學生(尤其是外國留學生)可以更低的房租,與老年人生活在一起。這是一種特別的陪伴,更重要的是給那些已在暮年的人某種生機。在美國,有些老年人社區和幼兒園建在一起,讓孩子的歡笑給老人帶來點樂子。

這種嘗試,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老年人的某種悲哀:不得不以養老為藉口,拖累一下年輕人。要不是沒錢,哪個年輕人願意和陌生的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呢。對中國人來說,這樣的嘗試仍顯得奢侈,我們連一般的養老機構都還不完善。

中國社會的養老觀念發生了深刻變革。不管是以房養老還是購買各種養老保險,都建立在這樣的觀念之上:如果有足夠的錢,到老年時就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來養老。

這是過去30年一種佔統治地位的觀念在養老中的反映。尤其在中等收入階層的群體中,已經普遍接受一種平等思想,父母與子女是平等的,養老不能依靠子女而要靠自己。對中產來說,「獨立自主」的基礎就是擁有足夠多的錢。中產判斷退休的標準,不是年齡意義上的60或65歲,而是能夠掙到足夠養老的錢。

如果說「養兒防老」是傳統中國特色的話,構建一種社群意義的老年生活,似乎是比較靠譜的、中國式的養老方式。既然無法和子女生活在一起,那就想辦法和更多的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大家在互助中走完最後一程。

這可能就是我們必然面臨的命運。隨著老齡社會的臨近,這樣的日子越來越近。除了擁抱這種命運,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