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罹患「慢性病」 李克強點名財政部(圖)


李克強點名財政部要「挺身而出」。(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1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隨著經濟下行,中國各種危機正在爆發當中。美國智庫專家認為,中國現下的麻煩是長期各類的問題積累下的「慢性病」。日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點名財政部要「挺身而出」,不禁讓人想起由來已久的中國央行與財政部之爭。

到目前為止,中國對解決中美貿易戰似乎還沒有萬全之計,雖然近期的經濟數據依然「靚麗」,不過當美對華加征關稅的稅率從12月底的10%升至25%的時候,貿易戰的效應將讓中國出口減速,這在未來三個月逐步顯現。正如美國總統川普所說,他不想中國經濟下滑,但除非北京當局願意改變其不公平的貿易做法,否則中國經濟遭受的衝擊將無可避免。

等到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完全發揮效應的時候,中國經濟問題將深陷麻煩,而這些麻煩在債務、人民幣貶值、房地產泡沫以及人口及老齡化等危機的作用下,很可能會迅速升級。

北京當局動作頻頻尋求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政府政策已轉向減稅、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但是,一些專家認為北京當局為解決中國經濟的癥結開錯了藥方。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中國問題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表示,「中國的問題是慢性病,而非急性。」

在他看來一些重要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被北京當局忽視了,例如,中國人口迅速老齡化以及國內商業環境缺乏競爭等。而北京當局現在放寬了幾十年前開始實施的計畫生育政策,並試圖通過計畫在銀行和汽車等領域為外國公司提供更多機會來增加競爭等。這些舉措要麼來得太晚、要麼步子邁得不夠大,且進一步引發外界對中國未來長期經濟的嚴重擔憂。

據《中國政府網》11日文章,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其中兩項議題都聚焦同一個主題: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項工作涉及宏觀經濟穩定大局,更關乎市場預期,必須高度重視。」李克強說,「要激勵金融部門主動作為,財政部要‘挺身而出’!」

李克強說,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解困,是更大激發市場活力、更多增加就業的重要舉措。但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中國銀行業貸款餘額中,民營企業貸款佔總額約25%,而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份額超過60%。民營企業從金融系統得到的貸款和其在經濟中的比重不相匹配。

隨後財政部作出了回應,11月12日,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學習時報》發文稱,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財政部要加大減稅降費力度,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

李克強點名財政部,不禁讓人想起由來已久的中國央行與財政部之爭。10月30日,原中國央行副行長吳曉靈的一個視頻在網路上流傳,她表示財政與金融之間的定位和關係爭論不斷,其實很多事情央行是明白的,但操作中受到掣肘。

7月15日,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撰文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中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性和體制性的,財政政策的結構性特徵比較明顯,有發揮作用的很大空間。「多個現象表明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夠積極,甚至是緊縮的」;「中國的財政透明度很不夠,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公眾監督,不要說人大代表看不懂財政報表,我也看不懂。沒有有效的信息披露,事實上監督制衡無法實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