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香港優才計畫」大陸人獲批率遠高海外人士(組圖)
香港創科局去年宣布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申請者並不需要任何工作經驗,引起社會熱議。圖為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4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香港保安局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供文件顯示,去年香港「優秀人才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等非單程證途徑移民香港的大陸居民為24999人,年年創下新高,而大陸人獲批率遠高於海外人士。
保安局日前公開數據,顯示去年不同入境移民香港計畫(包括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獲批准來到香港,並取得居留權的人數。
數據顯示,2018年非透過單程證(由大陸公安部批出、僅限大陸民眾)獲批來香港的大陸居民總數,為24999人,比2017年的23754人高,更創歷年新高。當中「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共引進了13768名大陸人士。
此外,「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中,91%獲批人士都是大陸居民;「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中,大陸人士獲批成功率為24%、遠高於海外人士的獲批率4%。2018年透過該計畫來香港的555人中,91%為大陸人士。
數據也反映,自從2011年起,海外人士能夠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前往香港的成功率,一直低於10%,而大陸居民成功率則至少達20%。
政府統計署2月也公布,香港2018年人口上升至7,482,500人,比2017年增長了69,400人。當中自然增長的人口只有6,700、移民數目高達62,700人,其中61%、即42,300人是來自大陸的新移民,顯示大陸新移民已經成為香港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對比2017年的單程證新移民數目47,000人,2018年單程證新移民數目增加了4,700人。
「優才計劃」是否真的輸入了「優才」?
事實上,從大陸經「優才計劃」前往香港的「名人」大有所在。例如去年打著「自主研發」旗號的國產瀏覽器「紅芯」、但最後被發現抄襲Google Chrome的創辦人陳本峰,也是香港「優才」之一。他2012年經申請港府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獲得香港居留權,並在香港工作。他與另一名同樣在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的高婧合組「雲適配公司」,後又到北京中關村發展,客戶包括國家政府網站及中國共產黨網站,被包裝成「中關村十大海歸新星」,香港特區政府「優秀人才」等。陳又在2014年獲時任特首的梁振英頒發「2014香港ICT年度最佳創新獎」、2015年成為北京「千人計劃」之一。
陳本峰。(YouTube截圖)
去年香港藝人黃子華「棟篤笑」尾場表演中,警方拘捕了多名炒賣黃牛票的人士,其中1人正是透過「優才計劃」來香港的網絡工程師;去年8月,一名內地中醫師申請「優才」資格來香港定居,但醫執業資格試的臨床考試不合格、照樣無牌行醫,結果被拘捕;另外還有來自內地的金融「優才」在香港涉及非法收受利益案、以及「優才」武術界人士在港涉及性侵等。有「優才」曾在接受港媒採訪時明言,獲取香港身分只是為了「取得便利」。
此外,香港政府去年宣布推出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主要面向「大灣區」、「一帶一路」及大陸「創科人才」,令港人質疑的是,這項計劃不需要申請者任何工作經驗,也令香港業界憂慮影響香港本地畢業生或其他資歷較淺的員工的前途。
中國著名教育學者、博士熊丙奇在2012年曾著文《「千人計劃」為何出不少「老千」?》分析稱,由政府部門設立「人才計劃」,很容易導致弄虛造假和形式主義。「雖然人才計劃的初衷是資助學者開展科研,但弔詭的是,入選計劃者還沒有開展研究,取得成果,就因入選計劃而享有無上的學術榮譽了。這樣一來,政府部門、學校和學者個體就成了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