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圖)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9年4月14日訊】如果你是一個自媒體,還未收到「視覺中國」的律師函,說明還做得不夠大。

在你筆耕不輟的生涯中,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臨,對不起,有可能是「視覺中國」提前來打卡。

一個自媒體的業務交流群,「求助!我收到視覺中國的律師函了,怎麼辦?」是高頻出現的聊天內容。

會有走過一遭的「先烈」出來現身說法:裝孫子,低聲下氣,討價還價。

毋庸諱言的是,既然侵權了,就該受到相應的懲罰,何必怨聲載道,甚至上升到一個群體對一個圖片版權公司的對立呢?

今日一事,或許可窺洞天。

昨日,黑洞照片揭開神秘面紗,自然是自媒體不得不用的素材。然而有心者發現,這張照片已被「視覺中國」聲明版權,並有如下主張:「此圖是編輯圖片,如果用於商業用途,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400-818-XXXX或諮詢客戶代表。」

而就在這不到24小時之間,已經有很多企業利用「黑洞照片」做出了借勢海報,自媒體的採用就更不計其數了。

按照「視覺中國」以往的「撲上來」打法,當真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可實際上,去到發布「黑洞照片」的源頭——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官網上,你不僅可以下載TIF格式的高解析度圖片。人家還對版權做出如下主張:

「Unless specifically noted,the images,videos,and music distributed on the public ESO website,along with the texts of press releases,announcements,pictures of the week,blog posts and captions,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而CC4.0協議最重要的幾點有:

「共享—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複製、發行本作品

演繹—修改、轉換或以本作品為基礎進行創作

在任何用途下,甚至商業目的。

只要你遵守許可協議條款,許可人就無法收回你的這些權利。」

通俗點講,你只要註明圖片來源:EHT Collaboration,便可自由使用,無關商業或非商業。

這裡頭壓根沒「視覺中國」什麼事。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卻在接受騰訊一線採訪時稱:「此圖版權歸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用此圖蹭個熱點用於公司廣告等商業目的有風險。」

那麼問題來了,你聽「歐洲南方天文臺」這個實際版權擁有者,還是聽版權分銷者「視覺中國」的?

我若引用了「黑洞照片」是斷然不怕的,因為我遵守「歐洲南方天文臺」提出的CC4.0協議就好,「視覺中國」無權干涉。實質上「視覺中國」也沒有對此圖進行售賣,只是聲明提供給有資質的新聞單位使用。

我比較擔憂的是,「視覺中國」是否太多次刻意混淆如上案例所呈現的版權細節,來「搞定」不明就里的自媒體。

之所以說天下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如上算一個。再有就是如自媒體「航通社」所言:「自己查侵權易,用戶查侵權難。」

作為終端的最終用戶,如果試圖通過搜索引擎找圖,或者手中握有一張圖片,卻無法確認其版權歸屬,拿不準能不能用的話,卻不能同等地通過圖片版權追蹤系統,瞭解到該圖片是否會侵權。

在視覺中國的所有維權過程當中,確實有一些情況屬於主觀故意,但更多人收到維權威脅的時候,會驚覺這只是自己的無心之失,甚至有時會覺得只要刪除照片就可以,不需要補交賠償。

造成這種認知誤差的原因,可能包含用戶法律意識的缺乏,但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這些用戶在蒐集圖片的時候,並沒有及時的得到足夠的警示。

相信如果在他們找到某張照片的時候,就提示來源是屬於什麼地方,特別是這張照片的價值是多少,那麼很多侵權的糾紛是原本可以避免的。

故而,自媒體或很多企業認為「視覺中國」有「釣魚執法」之嫌。

另,「視覺中國」在處理版權糾紛時「剛硬」的態度也讓自媒體吃不消。

體現在動輒獅子大開口,交涉過程在「航通社」看來是:

「充滿了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他們警告的手法十分惡劣,語氣嚴厲,而且基本不給思考機會。感覺就是將每一個盜取他們圖片的人,都像是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的那種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樣看待。」

「窮凶極惡」的一面還表現在,今日陸續有自媒體發現,「視覺中國」居然將國旗、國徽聲明瞭版權,還言明:如果要商用,請撥打客戶代表電話XXXX。

以「國徽」圖片為例,頁面「價格提示」顯示:「用於內文不低於150元,整版跨頁不低於500元,雜誌封面不低於1000元,商業使用價格另議。」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國旗、國徽是不能進行商用的。(目前視覺中國方面已經刪除,他們或許也知道這是不對的呢)

這裡面或許體現了「視覺中國」的一個思路:管它呢,是圖片,我就佔個位,指不定哪天就能通過訴訟來牟利。

自媒體作為勢單力薄的個體應對龐大的「視覺中國」經常是乏力的,兩個群體的對立還會持續下去。

未來可期的規避風險的路徑是,呼籲微信方面建設一個版權圖片庫,供自媒體放心、合理的使用,哪怕是付出一些必要的支出。

說到最後,打鐵還需自身硬,前方坑多水深,自媒體還是要加強版權意識,起碼不要隨便百度一個照片就用了。我看KESO老師處理的挺好,不管什麼主題的文章,用的都是自己拍攝的風景照。小道消息更絕了,他會經常使用那些過了版權追溯期的名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三表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