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機為轉機的品牌(組圖)
又白又嫩,口感好的白豆腐。
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參加科舉考試的安徽人王致和千里迢迢來到北京。
王致和出生於安徽仙源縣鄉下,幼年失母,跟著開豆腐坊賣豆腐的父親長大,從小邊讀書邊隨父親學做豆腐,書讀得不錯,豆腐手藝也很出色。他順利地考中秀才、舉人,最後來京參加會考考進士。
他來到北京,在前門外延壽寺街羊肉胡同安徽會館安頓下來。
沒想到,從小生長在皖南的他,不適應北京水土,患了痢疾病,等到開考勉強進入考場,發揮自然一般,放榜那天,眼看同來的舉子們個個金榜題名,喜氣洋洋,只有他名落孫山。
鬱悶的他在安徽會館逗留了一個多月,想回皖南老家,可是從北京到老家至少有1600多公里,交通不便,且沒有盤纏。咋辦?眼看就要斷炊了,王致和想起自己在老家學過的手藝,做豆腐,賣豆腐,以此謀生。說幹就幹,他買了幾十斤黃豆,從會館借來一盤石磨,在會館附近租賃一家門面房,豆腐坊便開張了。
王致和做豆腐有絕招,不用石膏,而且做出來的豆腐又白又嫩,口感好,吃在嘴裡滿嘴流香,一上市便獲得好口碑,大家爭先恐後地來買他的豆腐,其豆腐坊前頓時熱鬧起來了,也使得他在北京站穩了腳跟。
豆腐有各種吃法,這是有名的麻婆豆腐。
正當王致和的豆腐生意順風順水之時,此年北京的天氣很怪異,伏天陰雨連綿,不停地下雨,導致王致和做好的豆腐賣不動,眼看著豆腐由白變黃,由黃變灰,最後發出陣陣臭味,王致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眼看就要山窮水盡了,看著大批發臭的豆腐,王致和連跳河的心都有。他夾了一塊發臭的豆腐一品嚐,他又樂了,因為聞著臭的豆腐吃起來反而有一股清香之氣。王致和馬上把臭豆腐送給鄰居品嚐,結果鄰居也大呼好吃。
他一不做,二不休,把發臭的豆腐切成小塊,放上香料和鹽巴,碼進自備的水缸,待半個月後,北京百姓喜歡的一種佐餐小菜——臭豆腐就這樣誕生了。
王致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沿街叫賣。開始時根本無人問津,大家都捏著鼻子從他身邊匆匆走過。他大聲吆喝:「賣祖傳臭豆腐呀,吃起來香,不香我賠錢。」他這麼一吆喝,招來好奇之人,大家一試,果然味道獨特,於是滿口稱讚。王致和的臭豆腐被作為一件奇事,迅速在京城傳播。許多人的好奇心被引起來了,紛紛前來購買。
王致和的臭豆腐塊兒雖小,可賣的價錢反而比大塊兒的水豆腐價格高。許多達官貴人,每頓早餐必備一碟花椒油澆過的臭豆腐,就著玉米麵窩窩頭吃。講究些的,把發酵後的臭豆腐油炸後食用,其味道更加鮮美。
店裡的業績不錯之後,靠著厚重的文化底蘊,王致和又發明了醬豆腐。這種醬豆腐顏色鮮紅,口感醇香,食後三日不忘,而且其利潤比臭豆腐更高。後來的十幾年,王致和又幾次參加科舉考試,也許他官運不通,均屢試不中。
烤豆腐串。(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他乾脆棄學經商,選址還是在前門外延壽寺街羊肉胡同安徽會館旁邊,立招牌「王致和南醬園」,雇師招徒,專門經營白豆腐、臭豆腐,同時經營醬豆腐和其他的醬菜。生意興隆,財源滾滾,王致和逐漸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富豪。
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成為宮中御膳佳餚,御膳房每天都要到「王致和醬園」買一碟炸好用花椒油澆過的臭豆腐,以供「上用」。王致和的臭豆腐身價更高了。
這種不經意的草根發明產品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頑強且歷代暢銷,就是因為這個產品符合人體的需求,用現在的話說是生物工程產品,是綠色食品。
人生就是這樣,王致和如果當年考中進士,中國歷史上最多多了一名默默無聞的官僚,他落榜之後另闢蹊徑,創造了一個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