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個污點染黑 晚景淒涼的古代奇才(圖)
有學問,更要有修養,否則一個污點就可能染黑一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隋朝經學家劉炫是一個奇人,他自幼聰明機巧,智商之高令人驚嘆。俗話說一心不可二用,一個人能做到左手畫方、右手畫圓就相當不錯了,可史書上記載劉炫卻能一心五用:「左畫方,右畫圓,口誦,目數,耳聽,五事同舉,無有遺失。」他讀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天生是一塊讀書的好材料。照說以他的能力,出將入相都不是什麼問題,可事實上,只因一個墨點染黑了一生,可惜空有滿腹學問,不能得以施展,晚景更是淒涼。
劉炫因為才華出眾,出道很早,並且直接被地方官舉薦到中央做事。他先是發揮自己的特長,修過國史,訂過律曆,又先後在尚書、門下、內史三省工作,都是一些重要部門。然而奇怪的是,他卻一直沒能謀個一官半職。那時公務人員收入不高,他養家餬口都很費勁。生活窘迫,國家規定的稅賦繳不起,以致地方官跑到他家去催討。無奈之下,劉炫只好硬著頭皮,找到自己的上司內史令訴苦,請求給他個官職,提高待遇。內史令很同情他,就親自送他到吏部,說明情況。
吏部尚書韋世康工作很忙,沒時間親自考察,就讓劉炫自己寫個自薦信,說說自己都有什麼學問。吏部尚書這一問,正好問到了劉炫最引以為傲的地方。他提起筆來,洋洋灑灑,把自己的能耐毫無保留地羅列了出來:「《周禮》《禮記》《尚書》《公羊》《左傳》《孝經》《論語》,孔、鄭、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雖義有精粗,並堪講授。《周易》《儀禮》《穀梁》,用功差少。史子文集,嘉言美事,咸誦於心。天文律曆,究核微妙。至於公私文翰,未嘗假手。」大意說自己儒家經典無所不通,天文律曆無所不曉,公文寫作更是手到擒來。
劉炫話說得很大,但並非信口胡說。他與隋朝另一位大學問家劉焯是同窗好友,他們曾經先後師從多位大儒,不僅學習刻苦,而且專心致志,「閉戶讀書,十年不出」,生活艱苦,衣食無著,但他們卻毫不在意,只以讀書為樂,這奠定了他們堅實的學識基礎。現代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評價,隋代能稱得上儒學大師的只有兩個,即劉炫與劉焯。可見劉炫的表白並不是單純的自我吹噓。
劉炫與隋朝另一位大學問家劉焯是同窗好友,他們生活艱苦,衣食無著,卻毫不在意,只以讀書為樂,奠定了堅實的學識基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然而,吏部尚書韋世康卻不喜歡劉炫自恃才高、目中無人的樣子,隨手將自薦信扔到一邊。後來,在很多同僚的說情下,才勉強給劉炫一個「殿內將軍」的職銜,可過了沒多久,就因為一件事,將他免職。
鑒於前朝紛亂,南北分離,圖籍大量流失,隋文帝頒布了獎勵政策,在全國範圍內收購古代遺留下來或已散佚的書籍:凡獻書一卷,獎縑一匹。這一政策立刻調動了人們獻書的積極性,捐獻書籍者絡繹不絕。一天,「殿內將軍」劉炫也來獻書了,書為《連山易》《魯史記》,數量達百餘卷。主管的官員查驗後,發現果然沒有收錄,便收下了,當即發放了賞錢。
劉炫因為此事,發了筆小財。可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人檢舉揭發,說他的書都是偽造的。官府立即著手調查,發現果真如此。原來這些長達百卷的書,都是劉炫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親自撰寫編輯的。劉炫用它來冒充古書,騙取政府的獎勵。
這下可好,「殿內將軍」的位子還沒坐熱,劉炫就被拿下,還差點丟了小命。後來雖然免於死罪,卻也被開除出公務人員隊伍。
劉炫丟官之後回老家教了一段時間書,隋煬帝想起他的才學,又重新起用了他,讓他負責修訂律令等。熬了幾年,劉炫升為太學博士,顯現出光明的前途。在此期間,劉炫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隋煬帝想遠征高麗,群臣一片附和之聲,而劉炫卻上書《撫夷論》,指陳利弊,反對用武,但其言只如風過耳。結果三次征伐都以失敗告終,弄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各種起義風起雲湧。多年以後,人們想起劉炫當初的預見,不得不佩服他高遠的見識。
劉炫的才學有目共睹,他也直言敢諫,隋煬帝準備重用他,提升他的官職。此時又有人提起他偽造書的事兒,結果官沒升成,反倒以品行卑下而被辭退。此時,他的太學博士才當了一年多。
劉炫晚年十分感嘆當年一著不慎,終生難洗清白,空有滿腹學問,不能得以施展。他的晚景更是淒涼,時值隋末戰亂爆發,飢寒交迫中,一代大儒最後竟被凍餓而死。
所以,有學問,更要有修養,否則一個墨點就可能染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