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講堂】白居易詩論醫藥(組圖)
白居易在〈病中五絕句〉中說,最好的藥就是心性的提升。(繪圖:志清/看中國)
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
他的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廣為民間所傳頌。他任左拾遺時,寫了大量的反應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
白居易的〈採地黃者〉如此寫道:「麥死春不雨,禾橫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採地黃。採之將何用?持以易餱糧。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
在此白居易不是在歌頌地黃的功效,而是與他另一首〈賣炭翁〉一樣,把採挖地黃過程中的艱辛痛苦,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眼前。詩中說:「春天不下雨,旱死了麥子,去年冬霜早,損傷了麥苗,年底沒吃的,野地裡採挖地黃,採了有何用?拿去換口糧。天亮荷鋤去,採挖到天黑,筐子沒裝滿,拿到富貴家,予白胖子弟,討好人家說,買下地黃吧!拿來餵肥馬,毛色光澤亮,映照到地上。我別無他求,換馬吃剩糧,解全家饑餓。」白居易寫得曲折動人、情景交融、感人肺腑,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表達對大眾的同情。
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坐禪修心,寫下了〈罷藥〉一詩。(繪圖:志清/看中國)
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坐禪修心,寫下了〈罷藥〉一詩,為了去自己的執著心,連生病時都不想吃藥:「自學坐禪休服藥,從他時復病沉沉。此身不要全強健,強健多生人我心。」藉由一點病軀提醒自己,生老病死的痛苦,從而希冀能夠更加勇猛精進,修行更上一層。
〈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行行覓路緣松嶠,步步尋花到杏壇。白石先生小有洞,黃芽奼女大還丹。常悲東郭千家塚,欲乞西山五色丸。但恐長生須有籍,仙台試為檢名看。」杏壇為道家修煉處或道觀,白居易走著走著,來到了道家修煉之地。他也想青春永駐啊!或吃了西山五色丸就可容顏年少了!但是這還是要看神仙簿子裡有沒有他的名字啊!
白居易雕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白居易續寫〈尋郭道士不遇〉道:「郡中乞假來相訪,洞裡朝元去不逢。看院只留雙白鶴,入門惟見一青松。藥爐有火丹應伏,雲碓無人水自舂。欲問參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從容。」白居易往訪道士,是為了《參同契》中的事情。《參同契》是一本講煉丹術的著作,被稱為「萬古丹經王」,作者是東漢的魏伯陽。書名中「參」為「三」,指周易、黃老、爐火三事,書中用煉丹術語來介紹修煉方法,使得本書非常晦澀難懂。
〈對酒〉:「漫把參同契,難燒伏火砂。有時成白首,無處問黃芽。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唯將綠醅酒,且替紫河車。」白居易為了修煉,體悟《參同契》頭髮都白了,浮生若夢,紫河車補身太貴了,喝喝酒就好了。
〈病中五絕句〉中一首:「目昏思寢即安眠,足軟妨行便坐禪;身作醫王心是藥,不勞和扁到門前。」累了就睡,無力就坐禪,自己開藥給自己吃,最好的藥就是心性的提升,不用古代名醫和與扁鵲來,就可以維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