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相處之道:以和為貴(圖)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繪畫:志清/看中國)
在中國文化中,關於「和」的內涵十分豐富。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要講「和」;人與自然之間也要講「和」。貴和,一向是我們中華民族推崇的傳統道德。
「和」的本意是和睦、協調。對於個人來說,就是要心胸開闊,剛柔適中;對於群體來講就是要和平相處,彼此融洽。
《尚書•堯典》描述的是堯、舜時期天下太平的景象。那時候,上下和睦,百姓安居樂業,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儒家的理想社會。而這一社會的形成,有賴於「和」。家族和、百官和、萬邦和,天下太平。而要人和,就要求人人都自覺遵守共同的社會準則、社會道德。古人主張「剋明俊德」,也就是強調要以才智和道德服人。
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即禮的作用,以「和」為最高境界。各種社會規範的制定,都應促進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但孔子認為,「和」不是無原則的。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孔子提出君子與小人在人際交往上的不同之處。君子有自己的主張,同時又能寬厚待人,與人做到和睦相處,這就是「和而不同」;小人容易受到別人影響,人云亦云,阿諛奉承,但是一旦有了利害衝突,就不能與人融洽相處了,這就是「同而不和」。
談到「和」,人們很容易想到孟子的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醜下》),這是孟子談論戰爭時說的話。所謂「人和」,就是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孟子還談到「與民同樂」的上下和諧的為政理念,他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聖明的君主總是與民眾同甘共苦,心中裝著天下百姓,這樣才會受到民眾的擁戴。
對於人際交往中如何做到和氣、和睦,古人也留下許多精闢之語。「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君子的交情雖淡,但長久親切;小人的交情雖甜,但很容易斷絕。可見,在古人看來,君子之交是不帶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