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打造控制天氣系統 專家憂:像武器(圖)


資訊專欄作家明斯特(Adam Minter)認為,中國當局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看起來像武器」。(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20年12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控制天氣在未來或許不再是想像,因屆時可能已發明全盤控制天氣的機器。中國大陸國務院12月發布「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目標於2025年完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對此,資訊專欄作家明斯特(Adam Minter)在《彭博》專文評論,該計畫可能導致鄰近缺水國家的境況加劇,「最糟糕的是,它看起來像武器」。

根據中國國務院11月24日成文、12月2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報告中表示,國務院已經同意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品質之發展,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形成組織完善、服務精細、保障有力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現代化水準和精細化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安全風險綜合防範能力明顯增強,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更加優化,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里以上,人工防雹作業保護面積達到58萬平方公里以上。到2035年,推動我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科技、服務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在提升監測能力上,有「統籌提升氣象衛星監測能力,加快補上雲降水空中探測短板,補充佈設雲降水地面探測設備等」;在提升作業能力上,則有「發展高性能增雨飛機,推進作業飛機駐地專業保障基地和設施建設,提升精准催化、即時通信和專業保障水準。加快地面固定作業點標準化建設,推進火箭、高射炮、煙爐等作業裝備自動化、標準化、資訊化改造和列裝。推廣應用高效、安全、綠色作業彈藥。建設監測與作業一體化的智慧物聯網站。探索大型無人機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新方式、新手段」等。

當中國國務院發布此報告後,引發許多專家學者議論,《彭博》刊登資訊專欄作家明斯特的評論表示,中國大陸本月宣布,計畫到2025年將他們的造雨能力擴大至覆蓋全國近60%地區,但細節尚不明確,且人們越來越擔心這些能力潛在的軍事用途及其對於已變化的氣候的影響。這不僅關乎降雨,美軍在越南戰爭期間將雲種植入武器,運用降水來抑制敵軍的行動,並以降低防空攻擊的效率,這些用途震驚了人們,以至於他們開始尋求國際協議以終止「環境戰爭」,因此《環境戰公約》(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Convention,簡稱ENMOD)於1978年誕生。

明斯特表示,雖然中國當局在2005年也批准了該條約,但針對控制天氣及環境的興趣絲毫不減,並於2017年最高經濟決策機構投入了1.75億美元在氣候變化系統上,該系統的目標是要讓領土約有10%地區帶來更多的降水,包括897枚火箭發射器,報導表示,中國大陸航空航天及國防公司於2018年又建造了數千個燃料延燒室,目標是要在青藏高原產生大量降水,因此12月的公告是可預見的發展,但此進展引發科學家極大懷疑。

在「控制天氣」上取得成功,導致鄰近國家憂心,這點美國在十幾年前就曾經歷過,明斯特表示,中國當局這一計畫可能會對季風及經常降雨的地區造成不良影響,「在一個已經因爭奪水源而使得情勢緊張的地區,天氣變化似乎像是外交壓力;最重要的是,它看起來像武器」,他也呼籲全世界正視此議題。

中央廣播電臺2019年8月7日已報導,台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教授簡旭伸表示,世界各國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應變方案中,已經出現一種「馴化天氣」的意識形態,而全球多少具備在運用人工影響天氣的技術,主要是以民間商業活動居多,但中國當局卻是動用國家資源在積極發展,並廣設「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幾乎已是定點化及常態化。

簡旭伸還舉例表示,目前中國大陸許多省市的大型戶外活動會要求「確保藍天」,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最著名的案例莫過於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當日晚上成功達到不下雨之目標,此技術還運用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及水安全上。

不過,簡旭伸也強調,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有許多尚未知曉的情況,例如無法確保究竟能降下多少雨、雨會降在哪裡,所以印度於2018年就曾抱怨中國當局的增雨作業讓印度爆發暴雨洪災,過去伊朗也曾譴責以色列實施的增雨作業造成伊朗雨水短缺,顯示人為的增強豪雨暴雪,若造成人員、牲畜傷亡,恐將引發道德質疑。

對此,簡旭伸認為,國家政治權力的競爭發展已自平面大地思維,逐漸轉化成為空間概念,全球都需要正視不顧環境倫理爭議的高風險國家,是否假借尋求快速解決氣候變遷難題之名義,執行更大尺度地球或氣候工程之實的可能性。

簡旭伸提出疑慮,當一個國家能控制天氣、大氣及空氣時,未來是否可能利用空氣去調整人民移動的方向,這是值得思考研究的方向。

本文留言

作者盧乙欣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