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公布了2020年全年經濟數據,GDP數據增長2.3%。(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1月18日,中國官方公布了2020年全年經濟數據,GDP數據增長2.3%,總額首次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綜合來看,中國經濟靠疫情相關產品出口和基建投資支撐,內需消費仍低迷。
在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2020年,中國經濟一季度創下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的記錄。隨後官方數據逐季抬升,四季度增速更是創下兩年新高,2020年GDP數據增長2.3%。
1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主要經濟數據,GDP達到10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3%。增幅遠低於2019年的6.1%增長率。
中國國家統計局長寧吉喆在記者會上表示,受到疫情嚴重衝擊,中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近期一些地方出現疫情,對經濟持續恢復帶來不確定性。下一步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落實「六穩、六保」,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這是2018年7月中共政治局會議提出應對經濟下行的對策。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下滑,2020年4月17日召開的中共政治局會議又提出,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這「六保」。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反映通脹率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上升2.5%,較2019年的2.9%通脹率為低,亦低於3.5%左右的全年通脹預期目標。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3.0%。
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方面,2020年的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降至21210元,比上年實際下降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7007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只有13713元。
北京當局不斷發聲,要推動經濟國內國際雙循環,而內循環最重要的就是內需,這是官方近年來發愁的事情,因為百姓們不捨得花錢消費。
獨立智庫天鈞政經研究員任重道分析指出,所謂的國內循環主要靠提振內需,刺激中國民眾消費,從而拉動經濟增長。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受到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消費數據不樂觀。因為大量家庭債務都是房貸,長期來看百姓們的消費能力被透支,消費增長被竭澤而漁。
東吳證券分析指出,從主要分項來看,投資方面,房地產投資、製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均高於2019年同期,而消費增速則顯著低於2019年同期。
中海晟融首席經濟學家張一表示,中國經濟靠疫情相關產品出口和基建投資支撐。疫後復甦是貫穿2021年全年的主線,前高後低的經濟增速和宏觀政策邊際收緊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海關總署1月14日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增長3.6%,進口同比下降1.1%,貿易順差為5,350.3億美元;以人民幣計價,出口增長4%,進口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
分項數據可以看出,疫情相關產品出口起了決定性因素。
2020年3月份至2020年年底,口罩出口了2242億只,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個口罩。這其中包括醫用口罩650億只,佔口罩出口量的三成。
中國還出口了防護服23.1億件,包括醫用防護服7.73億件;護目鏡2.89億副,外科手套29.2億雙。在醫療器械方面,中國出口了呼吸機27.1萬臺,其中無創呼吸機21.2萬臺;病員監護儀66.3萬臺,紅外測溫儀1.19億件。
2020年全年中國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器械、藥品出口合計增長了3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用電器出口合計增長了22.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3個百分點。
野村國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中國出口增長是由某些特殊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個人防護裝備和居家產品出口激增,以及仍在遭受疫情重創的一些新興市場競爭對手的出口下降。
投資銀行澳新銀(ANZ)經濟學家邢兆鵬表示,隨著很多發達國家轉向在線辦公,電子產品的出口也表現不錯。不過,除了口罩和醫療物資這兩個強項之外,其它出口類別的表現仍然平淡,這或許意味著中國在出口方面的優異表現可能會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機構和經濟學界始終認為官方數據有水分,僅供參考。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