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外交官涉嫌傳播虛假信息 趙立堅被點名(圖)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一直是社交媒體上對美國批評最尖銳的人之一。(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1年2月6日訊】美國獨立社交平臺研究公司Graphika2月4日公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大量的虛假和冒名賬戶在YouTube、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上有系統地為中共說好話,同時詆毀美國民主及對抗中共病毒(武漢病毒、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能力。而中共外交官一直在推動這些虛假信息的網路傳播。
據報導,這些虛假網路賬戶散發帖子美化中共,並被一些中共政府官員轉發到自己的社交媒體賬戶上,包括在中國大陸和委內瑞拉的中共官員。
參與數據研究的社交媒體分析公司Graphika調查主管本‧尼莫(Ben Nimmo)表示,中共通過這種辦法獲得一些國際影響力的運作已經有許多年了。
自2018年以來,Graphika一直在追蹤中共的宣傳活動,之所以稱為「垃圾郵件」,是因為這些信息是通過在線垃圾郵件分發技術傳播的。
Graphika針對YouTube、Twitter和Facebook的調查持續了六個月,betway体育手机网
報告基於該機構先前的三份報告建立。這份報告顯示,中共除了在COVID-19方面發布虛假信息外,還涉及軍備控制、中國經濟發展、美國政治衝突等領域。
2020年中共虛假賬號抹黑美國抗疫能力
這份報告顯示,假賬戶網路最早於2018年出現,2019年期間著重攻擊香港「反送中」民主運動。2020年2月,全球爆發中共病毒(又稱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後,由於中國共產黨缺乏關於COVID-19的透明度而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這些中共虛假賬號開始美化中共抗疫,2020年6月起,中共這些賬戶開始發布粗糙編輯的視頻,抨擊美國未能控制疫情。
報告舉例說,其中一條假信息視頻題為「疫苗不能讓美國疫情走出困境」(Vaccines will not get America out of this mess),該視頻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控美國輝瑞藥廠與BioNTech共同研發的新冠肺炎(中共肺炎)疫苗「安全成疑」,並暗示美國當局不顧民眾安全,仍緊急批准使用相關疫苗。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一直是社交媒體上對美國批評最尖銳的人之一。去年他在推特上發表陰謀論,稱中共病毒始於美國,儘管有證據表明病毒起源於中國武漢。
「有這種挑剔的敘述和事件,讓美國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國家。」尼莫說。
虛假賬戶使用一些中國名人的照片作為頭像
根據Graphika的報告,這些虛假賬戶使用了一些中國名人的照片作為頭像。有一次一個拉美肥皂劇節目的推特賬戶被劫持來發布中共宣傳帖子。
1月6日,國會議員在國會大廈開會認證美國大選結果時,這些虛假賬戶號召在華盛頓發動起義。Graphika報告確定的三段視頻模仿了中共官媒圍繞這一新聞報導中使用的語言。
研究報告指出,其中一些賬號現在已經轉向攻擊民主黨,在發布到YouTube上的視頻中指責領導人有「一黨心態」。
上個月,YouTube宣布,它在12月份刪除了三千多個YouTube頻道,這些頻道被Graphika的調查確定為與中共有關係。Graphika報告中列出的其它Facebook和Twitter虛假賬戶也被刪除。
據Google的威脅分析小組稱,僅在2020年,YouTube就刪除了超過20,000個賬戶。Twitter代表告訴FRONTLINE,該平臺已對網路賬戶採取了大規模行動,包括在2019年8月和2020年6月進行大規模清除。Facebook在2019年9月關閉了一波賬戶,此後與Graphika合作檢測和刪除新賬戶。
中共外交官參與推動虛假信息傳播
但是,自2020年中期以來,中共虛假宣傳網路提高了偽造賬戶模仿人類的能力。在一個案例中,自2009年以來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的Twitter賬戶添加了一張個人資料照片,並於2020年1月開始發布該網路的視頻,當時這個賬戶還開始回覆政治人物和名人。趙立堅轉發了該賬戶的帖子,中共駐伊朗、多明尼加、法國和巴拿馬的大使也轉發了該賬戶的帖子。
尼莫說,這些虛假賬戶傳遞的信息與中共官媒帖子和評論非常一致,但目前還不清楚誰是這些虛假賬戶的幕後黑手。這些虛假賬戶發布了一千四百多個英語、普通話或粵語視頻,其中一個推特賬號有大約二千個追隨者,大多來自拉美地區,該賬號還用西班牙語發布消息。
這些帖子似乎針對的是美國以外社交媒體用戶,在香港、臺灣和委內瑞拉這些中美外交或金融發生衝突的地方施加影響力。
「帖子的總體意思是,美國做得非常糟糕,中共做得非常好。」尼莫說,「你想學誰呢?」
除Graphika外,其他人也發現了來源於中國的播撒廣泛虛假信息的證據。歐盟和斯坦福網際網路天文臺(Stanford Internet Observatory)的報告也記錄了相關虛假信息,這些信息的目的是讚揚中共政府應對大流行的措施,或抹黑可追溯到2020年2月的美國COVID-19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