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9月11日訊】研究發現,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的借貸投資在拉丁美洲不斷擴張。即使北京官方一直強調「不干涉他國內政」的路線,但學者分析中國自有一套不同的借貸條件與政策干涉的方式。中國資本會如何改變拉美?經歷了十多年的密切往來,拉美國家對中國的觀感又是如何呢?
關鍵轉折點:2008年
九月剛出版新書 《全球化耐心資本:中國金融在拉美的政治經濟學》(暫譯,Globalizing Patient Capital: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Finance in the Americas.)的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卡普蘭(Stephen Kaplan)教授一直在追蹤中國資本在拉丁美洲的情況。
9月10日,卡普蘭在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主題為「中國金融在拉美」的活動上介紹,中國與拉美國家的經濟關係,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不斷增長,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更是關鍵的轉折點。「中國與拉美的貿易關係由來已久,但確實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後,增強了中國在拉丁美洲的資金流入。」
卡普蘭說,當西方資本緊縮降低了對世界的放款,中國逐步成為拉美國家重要的債權國。
數據顯示,2010年後,中國對拉美借貸金額首次超過了世界銀行、國際發展銀行等西方多邊組織對拉美的借款。雖然在2012年至2013年低於多邊組織借款,但在2014年又再次反超。
2015年年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中國-拉丁美洲加勒比共同體論壇」的首屆部長會議期間承諾,到2025年,中國將向拉美提供兩千五百億美元的直接投資;中國與拉美的雙邊貿易額將達到五千億美元。
中國的「耐心資本」 不帶任何政治條件嗎?
卡普蘭分析,從中國流向拉丁美洲的資本也與西方投資與借貸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有別於西方國家對借貸國政策透明度或反腐的要求等,中國的貸款條件往往較寬鬆;其次,中國資本對長期的風險容忍性強;第三、則是北京政府往往強調不干涉投資國內政。
「中國的‘耐心資本’ (patient capitals)擁有更長期的視野、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較少的政策條件。」 卡普蘭進一步解釋,中國的‘耐心資本’追求長期的盈利能力,以及長期獲得關鍵的原材料和能源供應。「中國的借貸也不是毫無條件的,通常會有商業條件,意味著代管的抵押擔保項目包含未來的商品交付,或是要求與中國公司、中國承包商、供應商簽署合同,以及購買中國的產品。」
在同場會議上的美國內華達大學政治學系蒲曉宇則說,中國在拉美所謂的「不干涉主義」正在發生變化。「我和一些中國學者、政策制定者交流,他們會說,幾億的投資已不僅僅是經濟層面了,也是政治。中國雖然強調奉行不干涉主義,但他們仍想要試圖塑造政策環境,因為這畢竟關乎他們的投資。」
蒲曉宇還舉例,中國的借貸當然有很多政治先決條件,囊括香港、臺灣、新疆、南海等各種議題且不斷擴大,「若任何一位拉美領導人接起臺灣總統的電話,這些政治條件就會出現……然後政治條件就會重塑兩國關係。」
「緊張的關係正在在地醞釀」
參與討論的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教授史多林也表示(Barbara Stallings)也觀察,隨著中國資金在世界擴張,北京在全球的政治戰略也正在演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
除此之外,史多林還提到中國在拉美的投資項目帶來環境、勞工以及其他的延伸問題。「我們已經觀察到中國項目創造的就業機會有限,部分原因直接使用中國勞動力的投入。此外, 項目缺乏透明度和腐敗現象並存,這導致項目的質量也出現問題。」
史多林對於拉美一些國家過度依賴中國資金及投資的趨勢感到擔憂。
智利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政治學助理教授烏迪內斯(Francisco Urdinez)則說,在他的研究中,拉美國家正在與中國往來的這幾十年慢慢學習。在他針對拉美七國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哥倫比亞、巴西和秘魯的調查發現,中國的正面形象大幅下降。
「一種緊張的關係正在在地醞釀。」 烏迪內斯說,這種對中國的負面觀感主要有兩個驅動力,一是拉美國家逐漸對中國「有條件」的投資借貸模式感到不安;另一點則是自中國爆發並深深影響拉美國家的COVID-19疫情。
版權所有 ©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在轉載、摘錄及使用RFA 網站
責任編輯: 靜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