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的紙多 惹的鬼多」是甚麼意思?(圖)
「燒的紙多 惹的鬼多」啥意思?(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燒紙錢這個習俗,對中國人而言,也是一種懷念先人的表達方式。例如在辦喪事的時候,有一句「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的俗語。古人認為,喪葬期間燒紙錢,是對逝者的尊重,同時,也是為了能讓逝者在去另一個世界的路上,有足夠的盤纏。
同時,「燒紙」也與民間「告廟」有關。就是每逢除夕或者新人結婚時,總要稟告先祖,一方面是可以接受晚輩的供奉,另一方面也是讓先人知道家族人丁興旺,請他們放心,並希望能得到先人的保佑。這也是中國文化慎終追遠,傳統孝道的體現。
關於燒紙錢還有這麼一句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這句話聽起來似乎跟老一輩紙錢燒越多越好的觀念又不同,那是咋回事呢?
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和字面不同。它指的是如果一個人做事沒有原則,不照規矩,一味遷就的結果,會惹來更多麻煩。
此外,這話也暗喻送的紙錢越多,那就會引出更多的「鬼」來搶奪。這裡就包含了許多人生道理,例如人若只想花錢消災,到頭來只會惹上更多麻煩,因為人心多貪婪不知足;如果輕易許下太多承諾,就要承擔更多責任,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也會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憊;還有像做事如果只懂得一股腦向前衝,不懂拿捏分際,那麼好事也會變壞事……等等。
在中國民間,一般遇到以下幾種節日時,都會有「燒紙」的習慣:
1、清明
清明是一個懷念先人的節日。
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這天很多人都會先去幫祖先的墳墓培土。而清明則是一個懷念先人的節日,人們總會攜帶供品,帶著香蠟紙燭前去掃墓。這時候燒紙,就是希望先人在另一個世界能夠不為錢而憂愁,也是對先人的懷緬。
2、黃曆新年
每年的大年初二,很多地方都會給先人拜年。在春節期間,吃飯前也要先祭祀過,然後才能吃。這些時候都是需要燒紙錢的。
3、喜事
在農村,若有結婚喬遷這樣的喜事的時候,也有把自己的先人「接」回來供奉的習俗。這樣做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先人能夠同享喜悅,另外也是希望先人能保佑全家平安。
4、喪葬期間
如果有親人去世的話,在喪葬期間是要燒紙錢的。前去祭拜的人,往往也會帶上紙錢,這也是一種對逝者的尊重。
5、週年祭
在民間習俗中,人往生後,從頭七一直到七七,都要燒紙錢給往生者。再來到逝世滿一年的日子時,也會燒紙。
6、中元節
中元節就是每年黃曆的七月十五,在農村也被叫做鬼節。因為這一天是「好兄弟」出來的日子,所以要給他們「燒包」,也就是把紙錢包起來燒掉。而且為了防止其他不好的東西來搶錢,所以也要另外燒點紙錢給他們,分他們一些,也圖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