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籲儲糧 新浪百度刷屏 官急滅火(組圖)


商務部「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的需要」,引發民間恐慌。(圖片來源:微博)

【看中國2021年11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近日一則商務部發出的「儲存一定生活必需品」衝上熱搜榜首,引發民間高度關注。對此官方緊急出面「滅火」,再度引來各方猜疑。

商務部通知刷屏 官方急澄清

中國商務部11月1日晚下發《關於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內容提到「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的需要」。

由於此前武漢肺炎疫情最嚴峻時期,中共中央也未曾要求民眾囤積必需品,因此相關通知發出後,立即衝上百度熱搜第一,微博熱搜第二,民間對此議論紛紛。


商務部相關通知發出後,立即衝上百度熱搜第一,微博熱搜第二,民間對此議論紛紛。(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緊急澄清,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給和平穩運行是商務部的重要職責之一,商務部每年都會例行發布消費市場保供穩價的工作通知。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也於2日強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地生活物資貨源充足,供應應該完全有保障。

官媒《經濟日報》2日則解釋稱,民間密切關注相關通知可以理解,但如果因此過度猜測,完全沒有必要。

不過,民間反問官方為何不說明原因,而僅僅只用「滿足突發情況的需要」,要求居民家庭存儲生活必需品。

不少網友表示,只有戰備情況下,才儲存生活必需品;官方發文含糊其辭,製造恐慌;「一面在南海打潛水艇,一面發通知要備糧,然後反過來叫大家不慌……。」

什麼狀況?物價上漲斷電停產「鬧油荒」

眾所周知,自2020年武漢肺炎大爆發後,南方又接連遭遇暴雨洪災、多地斷電停產等,中國民生問題面臨嚴峻挑戰。

根據央視財經微信公眾號報導,10月北京蔬菜價格月比漲幅高達50%左右。中國農業農村部的監測數據也顯示,10月以來,中國蔬菜價格月比漲幅達到16%。

報導指出,10月份,中國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5.23元,月比上漲16%,年比上漲12.5%。和往年10月秋季蔬菜會出現季節性下行的行情不同,今年10月份菜價罕見出現「逆季節上行」。

除了蔬菜漲價外,糧食也供應不足。中國國務院11月1日發布「糧食節約行動方案」指出,「到2025年,『光盤行動』深入開展,食品浪費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份」。新華社也發消息稱,減少糧食損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根據中國海關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至4月中國糧食進口量5079.2萬噸,同比增長57.8%,進口增幅明顯比2020年更高。

此外,中國也開始「鬧油荒」。多地加油站出現柴油緊張,司機排隊等一天也加不上油,物流公司坦言,其實「油價上漲還不算最可怕,可怕的是接下來連柴油都沒得加。」

對於柴油緊缺的原因,「南方財富網」引述分析指出,煤炭持續高價,而中國國內對高耗能企業持續限量供電,企業唯有採用柴油發電以維持生產,造成柴油需求增加。

財新網也指出,中國現時的全國性柴油供應出現缺口,主要因前期有些隱形資源退出,加上不少煉油廠減少煉油比例、9 月份中國多地出現限電等引致。

據中國煤炭數據公司 CQCoal 數據統計,今年中國最大的幾個省份僅有9天至14天的煤炭儲存量。對此,中國於10月13日緊急宣布,將開採與燃燒更多煤炭。

中、外關係緊張 民眾遭殃

中共官方不僅面臨國內多重危機,與國外關係也很緊張。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評論指出,如果中共政府與國際關係相處融洽,便不會出現國內居民部分生活必需品短缺問題。

根據官方這次發布的《通知》顯示,當局要求各地政府鼓勵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與蔬菜、糧油、畜禽養殖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同時簽訂長期供銷協議;北方省份要按時完成本年度冬春蔬菜儲備計劃,南方省份要根據自身情況建立完善蔬菜儲備;及時投放肉類、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儲備,補充市場供應。

近日,中國海關總署還發佈公告,自12月1日起,對輸往歐盟成員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烏克蘭和列支敦士登等已不再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國家的貨物,海關不再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有分析認為,歐盟取消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優惠待遇,表明進口歐洲貨物將全面漲價。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