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東尼專欄】仿其神而不仿其形 仿其意而不仿其跡(圖)

王鑒(1598-1677)字玄照、圓照,康熙元年(1662)後,避聖祖康熙玄燁諱,改為元照,自號湘碧、弇山後人。明代大文學家王世貞曾孫,明末清初畫家,「四王」之一。王鑒在明崇禎六年(1633)鄉試成舉人,後以曾祖世貞蔭左府都事,又出守廣東廉州,崇禎十六年(1643)罷廉州知府,歸故里,構室於弇園故址,額曰「染香」,遂號染香庵主,時年四十六歲。王時敏曾題王鑒畫云:「廉州畫出入宋元,士氣作傢具備,一時鮮有敵手」。

王鑒曾受到明末畫家董其昌畫學的影響,他在三十九歲時曾訪董其昌於雲間,曾記:「余丙子年(1636)訪董文敏公於雲間,出所藏元代畫家趙孟頫《鵲華秋色卷》見示,相與鑑賞,嘆其用筆渾厚,設色秀潤,非後人所能夢見。」王鑒視南宗為山水畫正脈,推許董其昌為南宗畫家的最後大家。他在創作實踐中進一步將董其昌所推崇的「南宗」繪畫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達到「集古之大成,自出機杼」的境界。王鑒曾論道:「畫之有董、巨,如書之有鍾、王,舍此則為外道。唯元季大家正脈相傳,近代自文、沈、思翁之後,幾作廣陵散矣。」他對董其昌以後畫道的衰微頗為擔憂,並對僅得文人畫逸筆草草之意,而未能深究宋元文人畫精髓的風尚表示不滿,這也促使他堅持要走將南宗畫脈傳承發揚的創作道路。

四十歲以後,王鑒即專心於繪事,「盡力畫苑」, 成為專業的文人畫家。歸里不久, 畫名已遠布四方。當時,王時敏在董其昌謝世後已成為畫壇領袖, 他卻對王鑒讚賞有加, 譽為「獨步海內」、「當今畫家不得不推為第一」, 並有「遂欲焚硯矣」之嘆,可想見王鑒當時的盛譽。

王鑒歸里後四十年內,在畫藝上更加專志潛心和勤奮刻苦,在藝術功力上更上一層樓。王鑒妻子早逝,也未續娶,可能亦無兒女,雖晚景孤寂, 卻能全身心投入藝事。王鑒入清後呈正常的遺民心態, 如吳偉業贈詩所曰:「布衣懶自入侯門,手跡流傳姓氏存。聞道相公談翰墨, 向人欲仿趙王孫。」吳偉業還將王時敏與董其昌、王鑒、李流芳、楊文驄、張學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彌合稱為「畫中九友」,並作《畫中九友歌》。王鑒當時的思想狀態平和、安寧自得,這對他追蹤文人畫傳統也在主觀上產生了不同反響,在畫意、畫趣的領悟上會有所不同。

王鑒步入六十歲以後的晚年,顯示出老而彌篤、不斷拓展的追求,從而也使他的晚年畫藝達到了功力深厚、風貌精詣的臻境。

王鑒所覽古畫眾多,浸染甚深,摹古仿古範圍主要是董其昌提出的「南宗」畫家。他自幼學習董源、巨然,後得到董其昌指導,傾心於元四家。王鑒師法的範圍更為寬泛,他還師法北宋李成、范寬、江貫道、燕文貴、惠崇、米芾等家,又涉及元代趙孟頫、高克恭、趙仲穆、陳惟允、馬琬、趙原等家。在青綠山水方面,王鑒能融合趙孟頫、趙令穰、趙伯駒等家,建立既高華艷冶又渾厚蒼勁的風格。王鑒偶爾也仿北宗畫家,如蕭照、趙伯駒等,筆墨稍為堅勁峭拔,但皴染之渾厚和墨色之滋潤,仍為董、巨之根基。

王鑒既重功力, 又重意趣,追摹古人,提煉諸家丘壑、筆墨, 形成一定程式和法則, 又集其大成,每一皴擦均有出處,自謂「無自撰之箋」。王鑒摹古, 卻非泥古不化或唯求逼肖, 而是主張仿其神而不仿其形,仿其意而不仿其跡。同時他又注重師法古人之意, 追求文人畫的意趣,畫風華潤平實。王鑒是按照畫家自身的理解, 再造的心中自然, 其山水從形象到筆墨均呈集大成的特色。

本文留言

作者戴東尼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