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的真相被揭穿(圖)
中國疫情惡化,感染Omicron病例陡增,雖然多為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但中國官方再強調‘動態清零’不動搖。有專家認為,中國醫療資源嚴重不足是主因。(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3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中國COVID-19疫情進一步惡化,目前至少28個省淪疫,主要傳染病毒為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毒株,病例多為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但中國官方再次強調「堅持‘動態清零’這個總方針不動搖。」有專家指出,中國仍堅持「動態清零」的原因是因為醫療資源嚴重不足,一旦感染人數增多,就會導致醫療系統癱瘓。
3月22日,中國官方再強調,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據澎湃新聞消息,3月22日下午,國務院防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於「疫情之中新冠感染者以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為主的疫情形勢下,為什麼還要繼續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的問題,中國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大流行期,仍是構成全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疫情還在上升階段,所以存在外防輸入的壓力。另一方面,當前國內本土已經呈現了點多、面廣、頻發的疫情態勢,所以內防擴散也是一個重要任務。
「面對這些壓力,必須要堅持總的策略和總的動態清零方針。」梁萬年表示,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和德爾塔相比,雖然致病率、致死率有所降低,但是其傳播力很強,這樣強大的傳播力和感染人數基數很大,一個大的感染基數乘上它的致病率、致死率,就會形成一個大的重症群體甚至是死亡的群體。從相對數來看,奧密克戎似乎輕微,但是從絕對數來看,它的危害依然很大,所以我們對其不能夠忽視。
梁萬年認為,在當前這種複雜的,面對輸入的壓力和內部擴散壓力的複雜、反覆、嚴峻的形勢,我們應該堅持動態清零這個總方針不動搖。
但外媒指出,中國醫療資源嚴重不足,不得不「動態清零」。
3月15日,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對COVID-19防疫措施做了重大調整。輕症病例不再醫院收治,而是進行集中隔離,對出院患者下調核酸檢測標準。同時,中國高層近期多次強調防疫措施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也說,要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對此,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大病救助專案前高管任瑞紅表示,在當前疫情形勢下,當局顯然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當局不作出這樣的調整的話,那麼中國醫療系統馬上就會面臨崩潰的局面。中國的基礎醫療設施非常薄弱,基礎醫護人員也很少,無法承受在全國各地都出現大量病例的情況下,還像此前那樣對他們進行嚴格隔離所帶來的負擔。」
報導稱,通過對多名醫學專家進行瞭解及審閱相關數據後發現,中國之所以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的大方向,正是因為國內的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難以承受一場大流行病帶來的巨大負擔。原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敦厚指出,儘管病毒毒性已經大大降低,但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太大,大規模感染仍會導致醫療系統癱瘓。這不僅會延遲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時間,也會耽誤患有其他重病者的治療時間。他說:「目前還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即使重症患者比例很小,但如果感染人數多了,中國的醫療設備仍然不夠。」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FR)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認為,中國政府難免會擔心由此帶來的社會動盪:「當局最為擔心的就是,一旦突然放開防疫政策,會導致醫療資源的擠兌、醫療體系的瓦解,甚至可能會對社會、政治和經濟穩定構成威脅。」